地址:台北市八德路四段245巷56弄26號2樓之1
電話:(02)2756-5828 傳真:(02)2749-5370
信箱:TaiwanSDSF@gmail.com
 
周荃專區   鄭又平專區  大中華經濟圈講座  賢德惜福之友
 

2008-06-17 國際先驅導報 專訪 島內聯手保釣呼聲再起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教育基金會董事
鄭又平 (You-ping Cheng)

  新華網 ( 2008-06-17 08:21:41 )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鄭東陽發自廈門 6月10日深夜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發生的日本保安船撞沉臺灣漁船事件,牽動中國大陸、臺灣與日本神經。事件發生後,大陸方面第一時間表示對事件的關切,除不滿日船撞臺灣船外,再次強調釣魚島主權屬中國。與此同時,臺灣民間紛紛出現兩岸聯手“保釣”的呼聲。基隆港引水人方信雄12日在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呼籲兩岸以發表聯合聲明的模式制止日本政府的蠻橫做法,保障漁民權益。
 
兩岸向來保持默契
 
    不少在釣魚島附近海域捕魚的臺灣漁民,長期抱怨臺灣“外交部”、軍方、海巡單位太過軟弱,任他們被日本海上保安廳欺負。兩岸聯手“保釣”的訴求,由此而生。
    事實上,海峽兩岸在釣魚島問題上,一直保持著相當的默契。兩岸一直都強調“對釣魚島擁有主權”,兩岸民間團體更是有過多次聯手“保釣”的行動。
    1970年,美國宣佈要把琉球群島的管轄權交給日本,同時把釣魚島“送”給日本,日本遂派出軍隊赴釣魚島巡邏。對此,中國大陸方面和蔣介石當局都馬上表示抗議。臺灣愛國青年及海外華人還發動了轟轟烈烈的“保釣運動”。次年,周恩來還私下會見了臺灣五名“保釣”勇士,對他們的行為表示讚賞。
    此後,無論是1979年日本在釣魚島上修建直升機場,還是1996年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島設置燈塔等挑釁事件,都引發海峽兩岸的強烈抗議。2007年3月,在兩岸共同施壓下,早前宣稱要乘坐日本軍機到釣魚島海域“視察”的日本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最後以“天氣欠佳”為由延遲出行。
    不僅僅只有兩岸官方同仇敵愾,兩岸民間“保釣”組織也曾多次聯合舉行“保釣”行動。2003年,為宣示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嚴正立場,海峽兩岸與香港民間人士組織“共同出海保釣”,並發表《海峽兩岸與香港聯合出海保釣聲明》。
 
聯手時機尚未成熟
 
    然而,以目前形勢來看,兩岸全面合作、聯手“保釣”的時機還未成熟。
    此次撞船事件剛巧發生在兩會複談的歷史性時刻,馬英九在處理上顯得格外謹慎。除了要關照朝野和民眾意願外,馬英九更關切的是區域戰略的問題——既不願在“維護主權”的議題上失分,又怕處理不當引起兩岸關係、台日關係甚至是台美關係的波動。
    臺灣臺北大學鄭又平教授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時表示:“在兩岸關係因兩會協商獲得重大突破之際,馬英九隱身幕後,因為他得在大陸、臺灣、日本三方的敏感關係中,保有彈性的策略。”
    鄭又平進一步解釋說,“在兩岸關係還遠未達到絕對互信的情況下,若臺灣在釣魚島問題上和大陸合作,台日關係將陷入惡化。此外,美國方面也不太願意看到馬英九與大陸走得太近。”
    也有分析認為,兩岸若聯手“保釣”,恐引發島內深綠民意反彈。因為兩岸聯手“保釣”意味著釣魚島的主權同屬於兩岸,由於“主權”具有排他性,一個地區的“主權”只能屬於一個國家,此舉也會被深綠人士解讀為“馬英九承認兩岸同屬於一個國家”,被他們炒作成“賣台”。而所謂“兩岸通過交換釣魚島相關水文和周邊的情報”的“軍事合作”,更因兩岸還遠未達到軍事互信的程度,在短期內難以實現。
    因此,謹慎小心的馬英九還不會考慮和大陸進行合作,而是保持強硬的語調,繼續對日方施壓,同時會加強“護漁”行動,伺機爭取和日本進行“漁權”談判。事件的各方,也都各自會找臺階下。
 
兩岸可以間接合作
 
    至於大陸方面,在釣魚島議題上至今與臺灣還未有過陽光下的探討,自然不可能匆忙與臺灣聯手採取行動。但鄭又平教授建議說,“雖然臺面上不便合作,但是大陸方面可以協助臺灣的漁民團體,給予一定支持,這是臺灣民眾所樂於看到的。”
    正如兩會複談中雙方充分體現出來的務實靈活態度一樣,目前兩岸雖說通過直接合作、聯手“保釣”難以成行,但是未來在處理類似危機時,兩岸可以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保持高度默契。
    臺灣方面可以在“漁權糾紛”上做文章,加強護漁行動;大陸方面則可以繼續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向國際社會表達兩岸人民的共同訴求。

--2008-06-19--


返回上一頁

 

版權所有 (c) 2006 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教育基金會
Copyright 2006 (c) S.D.S.F.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