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北市八德路四段245巷56弄26號2樓之1
電話:(02)2756-5828 傳真:(02)2749-5370
信箱:TaiwanSDSF@gmail.com
 
近期活動    歷年活動
 
2013上海夜未眠 心情日記

「2013上海夜未眠」心情日記2013.1.21-29

-----------------------------------------------------------------------------------------------------------------------

看著空蕩蕩的行李箱,我把它翻過來,看看能不能夠倒出一絲的上海。是空的!上海太有活力,夾帶入關會被發現;上海太大、太重,把它拖運回來也花太多錢。窗外的夜空中浮現了東方明珠的幻象,點點連線的繁星彷彿外灘的天際,街燈下的人影讓我想起路邊的小販,同時也在猜想等一下的計程車會聽到崇明島還是浙江口音;原來幾天的旅程中,它已經進入我的意識之中,就像是夢裡的一切,卻又如此真實地浮現在身邊。

還記得飛機衝破雲端的那一刻,第一次見到中國的土地,迎接我的是不同於我原本想像的農村景象,整齊劃一的小屋上,暖色系的屋頂建構了如童話般的畫面,朦朧的日光照耀著大地,好像米勒的「拾穗」就在這裡畫的一樣,水道夾在阡陌縱橫中增添了這片土地的靈氣,若大江是巨龍,那這片土地上的水就像沉睡的小龍,寧靜而穩定地貼著土地。轉瞬間,就像是影片快轉一樣,場景變換成了現代的水泥地和道路,整齊劃一的格局彷彿是紅色警戒裡的畫面,幾秒之間現代商業的意象出現在眼前,是浦東機場! 

迎接我的〜彷彿自己身著工作服在倉庫工作,再過幾秒鐘就要進入冰庫,去把目光呆滯的鮪魚拖出來…的那種微微的冷。而我剛剛所看到的一切代表了甚麼?在我迎接第一個晚上前完全沒有多想,是衝擊嗎?在絲綢之路,我做了一件平常幾乎不會做的事:我坐下來,拿出筆記,寫下今日所見所聞,這個中國,和我聽過的差別不大,除了司機把車停在路中央就喊著要我們下車的驚嚇之外,沒有太多出乎意料的事,就連餐廳的服務生不專業的情況也和想像中相同,領班在客人面前斥責服務生,服務生只做自己被安排的工作而不是去注意客人的需求,廚餘在客人面前處理,這是「工業」的作法,是一切講求效率;而客人的感受則是「服務業」的要點,或許在這裡分的不是那麼清楚。這是身心二元論嗎?早已聽說的事讓自己受到了衝擊,這個環境送過來的資料開始超出了流量上限,data base預設的family tree開始不堪負荷呈現紊亂,導致系統存取作業緩慢的狀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拿來解釋記錄同一個東西,jpg檔大於txt檔,rmvb檔又大於jpg檔,在人身上也是這樣。 

我們長久以來被灌輸春夏秋冬的概念,在這種溫帶國家才會出現;其實,只有夏天和不是夏天的台灣,所謂冬天比較像是「因為很熱而吃了一根冰棒」那種突然冷一下的感覺,復旦校園裡那一整排落葉的樹枝提醒了我這件事,提前的落日、昏暗的下午,這是真正的冬天。校園角落的уMИГ-15БИС和台大機械系館後的F-100一樣都是時代遺留下來的物品,而它還有立牌解說,復旦學生告訴我過去它是復旦的守護神,台大學生聽到0218真的有概念那是甚麼嗎?歷史遺留在這校園裡的,被這樣珍惜著,台大近來為了一些不明就裡的理由移走了歷史,或許未來會留下的只有像「傅鐘」這樣具有商標性的建物,而又何謂學術精神?或許是文化的不同,這種歷史的、時代的感覺在復旦的校園中不斷的出現,學生也熟知它的過去。今日總是過去的延續,未來則是今日的累積,台灣的學校則像是個有機體,不斷的重生蛻變和淘汰,永遠都是要保持在最新的狀態;今日是跳脫過去的一個新概念,未來是今日創造的。 

此行各地都是這樣的訴說著它的歷史,即使經常是被商業化的、被扭曲的、被炒作的、或是拙劣的復原和重建、不知所云的展示和安排,就像是小狗看著家園的灰燼而叼著樹枝堆出過去自己家的形狀,並且在主人的遺骸旁放下一根骨頭致敬這樣的簡樸、天真和懷舊,至少過去在中國是存在的,或許是因為我在充滿鋼筋水泥的現代城市建築群中出生,又在西式建築群中成長,對於三合院和中國式建築沒甚麼情感,或許有太多這樣的台灣人,我們才會把歷史當成過去要擺脫的包袱,因為它和自身的連結不夠強烈,只要有一點阻礙了現代性的進行就會被遺棄,台灣有的是技術,古蹟保存和修復重建,沒有的是意識,動拆遷和開發案只要遇到古蹟仍然會成為商業、政治和文化保存抗爭者角力的戰場。 

中國過去拙劣的重建技術代表,應該就是雷峰塔了,如果吳哥窟或古夫金字塔上也加上一個電扶梯讓遊客免去登梯的疲勞或許不錯,但是登上的動機必定一開始就不會存在啊。相對應的則是虎丘,那個連名字都難以記住的塔,除了可能被李小龍的死亡遊戲偷渡、複製、重造成為一個場景之外,就像是一個不知為何存在的枯骨。而這趟旅程中,關於古蹟和觀光,我最終的疑問是,要把過去的建物重建的像新的一樣?還是要保留最原始的狀態讓它就這樣破敗的被留下來?才會是個有價值的古蹟!?台灣的古蹟年代都還不夠久遠,颱風和地震卻不斷的提醒我們去修復,局部修復之下還能保有那古色古香的純樸,以及經歷過波瀾壯闊歷史的時代感,或許這個問題在台灣並不會太過嚴重。 

中國的觀光業本錢非常雄厚,雷峰塔即使再惹人嫌,它所在的位置仍是絕佳,只要那個位置不是蓋監獄或核電廠都能吸引遊客參觀,這次所見的景點大多是這樣〜悠久的歷史、絕佳的風景,壯闊、大氣,然而就像是一個身高超過200公分卻不太會打籃球的人,即使沒有技術仍然很有競爭力一樣,中國的景點經常都是這樣感覺,除了像寒山寺這種從未被破壞的景點之外,大多數的規劃都是有待加強的。 

寒山寺的屋頂值得一看,並不是去研究如何讓屋頂上的人民幣掉下來,而是屋頂上都是錢幣的這種現象,如果是信眾或遊客為了祈求某些好處而投放的,和寺廟中香燭上的字連結起來,正好印證了瑋柏對於民間信仰的批評:人信神而遵從的儀式只是為了得到某種好處,而不是真正的要去榮耀自己的神!如果有另一信仰也可達成此種目的,則原本的信仰容易被取代,於是援引不可知力量的以及具有神祕性、擴散性的宗教容易出現。不安定的信仰形成中國的宗教亂象,在紹興鄉下看到的杜絕邪教標語也可印證這種現象確實存在。

 紹興在會稽山下,以其酒聞名,這裡的酒廠員工人人都是山下製酒。我對於黃酒沒甚麼興趣,太過濃稠的味道,感覺就像在聞一杯醬油和醋調和起來的東西。據說此地的酒品質優良是源自其水質乾淨而富含礦物及稀有元素,但是酒廠用的泉水和路邊看到的河水顯然天差地遠,那濃稠的河水和汙濁的空氣顯示了開發的代價,此地仍是屬於比較鄉下而衛生觀念較落後的地區,肉乾和衣服就這樣在灰塵中曬乾,農田旁邊經常就是垃圾堆,而垃圾堆中最醒目的就是塑膠袋,紹興即使是經濟數字相當漂亮的鄉鎮,但是發展之後呢?往後不知道這樣的環境問題要如何去處理它。 

一次上海行,心得所寫的都不是上海,我想關於它的繁榮已經有了太多的論述,只能說這個地方遍地都是人民幣,多說也只是自己聞到了哪裡的錢而已。決定出發前母親對我說,去上海真是浪費錢,沒甚麼好看的,聽到行程中還有蘇州才放行;在往香港的飛機上,鄰座的印度人和我閒聊時談到了北京,他說上海是個不怎麼樣的城市,因為除了商業建築和錢以外他甚麼都很少看到,「Beijing is better than shanghai」,一個城市的偉大不僅僅是數字的成長,或許該去北京看看他所謂中國最好城市的定義為何,而上海將會是個冒險者和投機客的天堂吧,就像是紐約之於美國夢,中國夢應該是從這裡展開的。 

-----------------------------------------------------------------------------------------------------------------------

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也是我第一次參加賢德惜福基金會的營隊,身為一個新聞所研究生,在這趟旅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國政經以及媒體環境的快速變化;而身為一個隊輔,我則在領導小隊以及每晚的開會中,學習到領導溝通的技巧以及待人處事的態度。 

這次上海行的心得非常多,我以三大部分歸納出收穫、感悟最大的經歷,分別是中國政經情勢的觀察、人文風景的感動以及對於整個營隊的想法。 

首先,從前我印象中的中國,是個體制封閉、思想被箝制的共產國家,雖然經濟局勢已遠遠超越台灣,但是他們對於言論自由的控制以及人權的不尊重,仍是我對於中國的主要印象。這次的「與大師對話」講座中,當我知道第一場是國台辦官員王小兵先生時,我就決定一定要請教他關於言論自由的看法是什麼。王小兵先生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到我的問題,但也足以讓我反思,在台灣我們一直都是以西方的體制看待各國,但是卻無法發展出自己對於國際事件的觀點,只是一味的盲從批評。身為一個「外人」,我們看到的或許只是中國的專制,但卻忘了去追溯他為何會形成這樣一個體制,是什麼樣的歷史脈絡形塑了現在的中國。我想我們無法去批評中國,因為在西方教育灌輸下的我們,很難擺脫社會給我們的認知,也因此無法客觀的去觀察一個國家體制。我認為中國的確尚有許多空間必須改善,例如人權的維護,但無法要求它在短時間內一次改革,假設一個已經存在這麼久的體制迅速瓦解,那麼帶來的可能不只有自由,伴隨的也可能是動亂。 

而在上海街頭遊走以及前往紹興縣的路途中,對於中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城鄉建設印象,這才讓我大開眼界。上海除了經濟發展的快速讓人瞠目結舌,城市的規畫也非常的完美;兼顧美觀以及歷史風味的外灘建設,保存了老上海的商城景觀;城市的地鐵的四通八達,連結整個大城市的主要地區。而在紹興縣我看到的是,地方政府不因為省籍差距而對地方建設有所馬虎,整個市區的建設已經可以比擬台灣的直轄市。讓我最讚賞的是它的城市綠化工程,還有整齊的街道,這可能是台灣望塵莫及的吧。 

其次,在人文風景方面,四天的南下行程中,我望見了以往不可能碰觸到的歷史古蹟。在蘭亭,那是王羲之走過的步道,似乎可以聽到他吟詩作對的狂放大笑;在西湖遊船時,也體會到蘇東坡所謂「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麗風光。這是在台灣只有接觸書本無法實地感受的強烈感動,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是在描述這樣的感動吧。 

這次「上海夜未眠」營隊給我的感受非常多而且深刻,我必須要說這真的是非常用心的營隊,從隊輔事前的準備,包含老師要求我們要親自聯絡團員,並再三確認是否有身體上的病徵以及飲食細節,還有對上海市資料的蒐集…等等,非常細心,絲毫不容許有一絲差錯。而「與大師對話」的安排中,也讓學員們能更為深入了解中國各領域的發展現況,從中可觀見鄭老師和周阿姨的費心安排,非常感謝他們讓我們有這樣難得的機會接觸到中國各領域的菁英。 

再來是隊輔「專屬」的開會時間,老實說這次當隊輔真的讓我戰戰兢兢,老師的嚴苛在「道上」是出了名的,我非常擔心,深怕出一絲紕漏。但也是在這樣嚴格的規範中,把自己身心繃到最緊,體會到很久沒有過的魔鬼訓練,訓練自己觀察人的敏銳度、說話的技巧以及俐落的表達能力。老師在開會空檔也會把我叫過去,問問我對未來的想法以及給我個人的建議,我真的非常感謝有這樣一位長輩指引我方向。 

最後我要謝謝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給我這樣的機會參與這個營隊的運作,同時讓我有這樣一個深度的中國之行。未來也希望有機會能夠繼續參與基金會的營隊。

繼續閱讀: 2013上海夜未眠~心情日記全文.docx

 

  

 

 
返回上一頁
版權所有 (c) 2006 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教育基金會
Copyright 2006 (c) S.D.S.F.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