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北市八德路四段245巷56弄26號2樓之1
電話:(02)2756-5828 傳真:(02)2749-5370
信箱:TaiwanSDSF@gmail.com
 
近期活動    歷年活動
 
2010縱橫北京的心情日記(二) 上映喽!!

活動照片

2010縱橫北京 心得  

緣與福,是縱橫北京帶給我最深刻的感受。

 面對眾多兩岸交流團,我竟於最後期限成功錄取;在許多優秀學員中,本人有幸佔據八十分之一的份量;何曾想過有一天能向久仰大名的周董與鄭教授請益並把酒言歡;於十三億人口前,與大師們高談闊論;兩千一百九十個日子,在這裡與友人重逢……。

 北京於我有兩個記憶: 一是林海音城南舊事中由胡同、大宅院及傳統點心驢打滾交織而成的文化帝都。一是08年奧運中流光紛彩的北京。新舊疊影更激起我對它的崇敬與好奇。而對於內蒙的印象不外乎國文課本唸過的一首《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還有中國電視劇《孝莊秘史》上撥映的大漠風光、碧綠草原與蒙古人展露的豪爽性格。這ㄧ回的旅程,那兩樣的風情,一窺眼底。

 觀望北京新建大樓的林立,古今交錯的城市景貌,地鐵四通八達直逼倫敦地鐵密度。為了營造08年北京奧運的盛況,我看見的是中國大陸硬體設施的發達與效率,當台灣還有一堆人嘲笑他們的專制時,反觀我們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卻等同把行政效率拖垮的代名詞。於軟實力上來討論,2002年我曾遊訪過上海,當時亦被上海的繁榮所震懾,但隨處仍可見到吐痰、插隊……等低落的人民生活習性。於去年又有機會前往旅遊,除了驚見交通工具與硬體建設的快速進步外,相較於之前的人民水準也確實有很大的改善。看到他們不論在軟或硬實力上的進步都帶給我強烈的警惕,身邊有許多人還在嘲笑大陸人水準素質低落,但還能再嘲笑幾年?又還有多少個七年我們可以以人民素養為傲? 諷刺的是,臺灣人在嘲笑大陸的同時,時常反而暴露自己的無知。當我們自以為幽默用台語嘲弄他們時,卻沒發現自己此種行為的低俗。雖然大陸的改善亦是專制體系下的成果,但卓越的進步與強大的積極度卻是不可忽視的。

 今年寒假我也曾參加過兩岸合辦的廣東交流團,到對岸與他們暨南大學的學生做交流。在十天的相處後,我發現新一代的大陸人不論在談吐、教養、學識,甚至是國際觀上,其實並不輸給我們。王小兵先生在講座中提到,大陸學生較我們注重基本功,這我得強烈表示贊同。當初暨南大學新聞系的學生跟我們說過,他們系上五點便起床吊嗓子,開嗓後才去上課,反觀我所認識台灣最傑出的新聞系學生,卻沒有同樣的努力。當然,我也了解大陸地廣人多,人民素質參差不齊,教育水平及貧富差距甚大。但在北京西站候車時,有團員主動與坐在角落吃著方便麵的大嬸攀談,才發現在我們自以為高尚的人眼裡總認為低下階層多可憐、多可悲,後來才明白,大嬸的兒子在北京高就,她偶爾會來看看他,大嬸自己並不覺得辛苦或無奈,反而感到很無限幸福與富足。面對這種狀況,加上回台灣後與朋友們分享旅遊心得,卻大多得到不以為意並大言不慚笑別人是專制國家的回應,讓我不由得難過起來,用「夜郎自大」來形容這樣的反應不知是否妥當?

 那晚到文華大廈附近享受足浴,一邊跟師傅們聊聊他們眼中的台灣與大陸,發現在他們觀念裡,對台灣充滿願景與讚嘆,直稱台灣人教養好、有文化。但最令我訝異的是,一直以來我們對於中國政府的印象都停留在限制多、資訊封鎖、中國人民不自由,但師傅卻指出到台灣觀光我們的政府管的多、限制的嚴,中共反倒沒有太多要求,加上鄭老師在遊覽車上也曾提到此現象,才驚覺我們的短視與被媒體和政府洗腦的窘狀。

 周董與鄭老師也都提過這個問題:如果由台灣人經營蒙古包,是否會更具創意?面對十三億人口,你該如何管控? 如王小兵先生所說,台灣學生較大陸學生擁有更能與世界接軌的創意與創新能力,所以如果由台灣人經營蒙古包,效益一定不只如此。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擁抱自由民主;大陸十三億人口,選擇共產專制。面對不一樣的族群、不一樣的習性,不一樣的人口數,兩個政治體制無從比較也無需比較。但我也認為,二十一世紀已是國際村的時代,中國卻帶有強烈的民族意識,缺乏尊重與包容的氣度,此現象值得深思。

 以往參加的交流團雖然也是一次豐富且精彩的回憶,但卻缺少像周董與鄭老師這樣文化內涵深厚且對兩岸現況分析精闢的良師一路給予指導與警惕。大師講座與對談更是難能可貴的經驗,不僅能聽取中國地區名人的專業分享,基金會更用心為我們安排與大師共餐請益的機會,從此便能感受到老師們對栽培台灣學生的用心與積極。"令人印象深刻"已不足以表達這十天的感受,它是震撼、是衝擊,更是感動! 很慶幸自己在大學期間選擇這樣精采的交流團,更慶幸自己能及早發現中國的重要性,並比一般大學生早一步認識它。希望並也相信這十天的體驗都將會在我們未來的旅途上派上用場!

***********************************************************

 從歷史上的每個朝代到現在,北京這個城市一直都是全中國政治的中心,從每個朝代修建北京城的規模即可一目瞭然,現在北京這個城市還是一直持續在進步中。一下首都機場,第三航廈設計上向下飛機的人展現他的開闊,讓大家覺得中國已經做好一個可以容納全世界的大國了。隔天開始參觀北京市,對於現在的北京而言是將現代與古代融合為一體,北京有現代式設計的建築,如:西直門的水滴、鳥巢。而北京也有著古代標誌性的建築,而這些建築表現出各個層面上政府所關心的事物,在這十天裡我們都一一的用自己的雙腳去體會。一開始的恭親王府表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建築,看到了皇親貴族是如何享受生活。紫禁城為全中國政治決策最重要的地方。諸多書上寫到的決策地方都匯集於此。走在天安門廣場時則想到六四天安門事件時的景象,中央的領導為了政治上的安定犧牲了熱血的知識青年,這種作法對與錯只能留在史書上供人下定論。天壇的建造為祈求穀物豐收,由此看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城市規劃館裡所看到的是北京從古時的整體設計到未來的規劃,他們都一一的實踐中。而從今天的晚上開始,我們就要從北京西站前往一個真的只能在課本上所寫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而去的方式也是在台灣不可能體驗到的…睡臥鋪的火車前往內蒙古。

 一覺醒來後,映入眼簾的就是呼和浩特市,一下火車就迎來蒙古傳統的下馬酒,讓我感受到草原民族的好客。後面接著體驗一望無際的草原,真的只能用美來形容它,蔚藍的天、一望無際的地表。但可惜是,並沒有看到肥美的綠草卻是地禿草稀。問當地的人民才知道已經兩個月沒下雨,但當地的人民還是依然的過生活,其堅忍的性格即表現出來。晚上的全羊大餐、酒酣耳熱、載歌載舞、滿天星斗讓我有想將時間就停在那一刻。隔天前往遼闊的沙漠,體驗到了以前的人騎著駱駝越過沙漠的艱辛,而騎駱駝真是個難得的體驗,讓我們的旅程又添上一筆樂趣。第三天前往伊利集團,參觀完後有種感想:每個企業都想領著中國走進全世界。後面參觀了昭君墓,從碑上的題字可以看出對昭君出塞這件事的評價。當天我們揮別在內蒙一路陪伴我們的老師回到北京,十分感謝他們的陪同,讓我們大家都玩的如此的盡興。

     萬里長城為抵禦外侮的重要防禦工事,其險要我們都用雙腳去親身體會,不禁佩服古人的厲害。而北京其他小地方也是值得我們再三回味,什剎海白天的優閒愜意與晚上的燈紅酒綠走起來完全有不同般的感受,南鑼鼓巷也是極有特色的巷道,可惜的是無法盡數看盡。秀水街是個讓大家的荷包迅速縮水的好地方。宋慶齡故居與大陸學生交流更是拉近了兩岸之前的距離,在最後的合唱明天會更好時讓我感覺的不是拉近了距離而是零距離了。於此同時這幾天,我們也聆聽了十三億人口中在前面領導人民前進幾位大師的講座,從言談中雖可淺淺的了解內容但更深層的體會只能先抄在筆記本裡,後面再來細細的品味。

     十天來的旅程,親身體會到課堂上老師不斷提到崛起中的中國,果然課堂上所說的還是要親自去走一遭比較實在,但是外表建築的光鮮亮麗卻被內在人民表現出的素質一次的給打破,但這畢竟是一段過程是需要時間來磨合的。而我們台灣人已經先走過了這一段,現在已經領先他們,我們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先到大陸去卡位呢?而在大陸看新聞播報時,都是先播報世界各地發生的事,後面才是國內,回頭看台灣的新聞都是島內的瑣事,我們真的如同王小兵先生說的,台灣的國際化程度在這方面真的該加強了。

     最後感謝各位老師與同學們,十天來的洗禮,讓我受益良多,真的很謝謝大家讓我有機會成長,而這些都是一生中難得的體會,能與大家一同旅行,真的是十分的有幸與大家結下這個緣份。感恩再感恩!

*************************************************************

      有去過一些國家,但到大陸看看一直是我想做的,這次到北京也是我想要的第一站,首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當我站在故宮裡用心去感受曾經的輝煌,在我心中總會湧起一種澎湃的感覺,當走到著名的天安門廣場看到的是車水馬龍,看到的事傳統跟現代的融合,站在萬里長城的雄偉城牆上,心中想到的是中國在這裡存在5000年了,而未來依然會屹立於此的想法油然而生,從馬嘎爾尼1792年到1992鄧小平南巡,200年間中國經歷的許多危難,尤其是1840年後中國人視為恥辱的起點,到兩岸的分裂,我想這一切或許是磨練,在淬鍊我們的民族意志,成熟的果實總要經過風雨才會甜美。 

      但不經想起現在中國社會的各種現象,在北京期間搭過3次車,每次都跟師傅聊天,總有不同話題如64事件、法輪功、台灣問題和打房等,會有特別感觸是因為聊到有關上訪(大信訪、中訴訟、小複議),國家如何處理的部份,在周孝正老師談話中,有提到了有關維穩基金的運用,所以才會想,在中國社會裡,不管是社會主義或是帝制社會,私人關係向來非常重要。在1950、1960和70年代,每個人差不多一樣窮,關係只用在一些小事情上,例如多給一些配給票,或為子女和親戚找個好一點的差事,現在,隨著經濟利益高漲,『關係』收受之間的影響也水漲船高。現在的關係涉及有沒有辦法把政府代管轉移到投機性的民間投資,有沒有本事弄到汽車、創辦合資企業、買到電器,或免除關稅。不論想做什麼,都得要關係。生活就是不斷尋找適當的人,進行討價還價。鄧小平的名言:『不管是黑貓白貓,能拿耗子的就是好貓。』,跟師傅也聊到有關戶籍改革的問題,師傅只說一句話『很難』,這代表有很多制度性的問題待解決,我想中國掌權者未來的麻煩,不論誰接掌權力,都會面臨難題,要為舊的共黨秩序注入新生命,似乎難如登天,要從當前的亂局中塑造出新的秩序,不論是經由民主方式或強制策略,也同樣困難。 

      有一天演講中華文化學院的老師問我,滿意這次的行程嗎?答:我來中國其實很想有2到3天的自由行,能夠自己看去觀察,因為行程都是安排好的,想當然看到的都是好的,但我也想走入大街小巷甚至農村。我在中國看到是龐大的商機,是衝擊!!!從台灣海峽一直到美國的商場,中國正在各處地方造成強烈無比的衝擊,作為一股經濟力量,它正進入和改變全球市場,有時甚至自定遊戲規則,但我也想了解有哪些問題。 

      讓我說一下有關大師的感想,王小兵老師說的很棒,但我對講述的內容有所了解,就沒那麼大的衝擊。個人欣賞周孝正老師的敢言,雖然有比較極端的說法,但談論的問題很深刻,是我最想問的問題的老師,只是礙於時間有關戶籍改革、三農、三娘還有貪腐的問題來不及問。王世林老師談論有關媒體似乎無法暢所欲言,在些許地方有點模糊(不知是不是鄭老師說的-會回答的有點含糊),當時有這種感覺。陳岩老師,我個人覺得他應該是一位很強的老師,但是他講述的內容說真的我應該都知道,更希望的是說一些有關內蒙的情況。而周立波老師的風采也讓我驚艷。很希望下次有林毅夫、王石、應松年、羅豪才等等一些大人物。 

      在中國跟一些人民接觸,他們認為現在很多價值觀都變了,例如,女生的金錢觀想一步到位(跟一位適婚年齡的師傅聊到的),學生認為中國的核心問題,做為短期的意識型態,『賺錢』卻有一些好處。首先,沒人敢質疑讓一個貧窮的國家獲得更多財富的利益。第二,中國文化中,家族企業、儲蓄和投資傾向,使得發財的的政策不但受歡迎,而且很有效。第三,這種政策使中國人民至少擁有一種自由。但是,做為解決核心問題的辦法,賺錢只有阻礙作用。這使得一些無可避免的深層問題不能獲得進展:什麼行為是適當的?中國的特色在哪裡?,真誠的希望中國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最後學生有一個小疑問,就是老師說不要進公家,應到實務界闖一闖,學生很認同,因為學生也想到大陸發展,但不經想到,那政府呢!沒有健全的政府怎麼保衛人民呢?(例如鴻海事件、新光吳盺達事件),國家無法保護人民,人民對政府也無法信任。國家要有健全的發展政策,不就是要靠人才嗎(或許政府有些官僚),有一些人不求錢,但是真心想為國家作事,這是國家的福氣不是嗎。

*********************************************************

很高興此次有幸能參加縱橫北京的活動,到北京與內蒙見識。出發前,思考了此行的目的,我認為應有兩點:一是到中國開開眼界,了解中國的現狀,以及中國對台灣的看法;二是趁此機會結交來自各地的朋友,拓展人脈。看著基金會安排的豐富行程與課程,料想此次必能滿載而歸。

 參加這次活動以前,從未有出國經驗。對於中國大陸的印象,多半是從電視媒體而來。在到達北京與內蒙之前,對中國的想像除了地大物博之外,還有其他正反面的印象。就前者言,從教科書上可知,中國是個多語言、多民族的多元社會,且由於幅員廣大,各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提供發展的不同需求;而中國的好山好水,也蘊藏了豐富的觀光資源;沿海都市的崛起,帶動經濟起飛,創造就業機會,更不用說中國本身就是個潛力無窮的市場;大學時期與中國交換學生的上課經驗,也讓我對中國學生的用功留下深刻印象。就後者言,我認為中國人民素質未能趕得上經濟起飛的腳步,就像早期的台灣一樣,需要時間來教化;各地衛生條件也不盡相同,據說上海的洗手間打掃的有如五星級飯店,但也有聽聞鄉下地方廁所之髒亂;而中國官員貪污情況亦相當嚴重……等,都是我出發前對中國的印象。

 來到北京之後,首先對於北京的外在有了一個衝突的印象。路上跑的是六十年前的舊式電車與新式公車,建築物有最新、最前衛的現代建築與古色古香的中式樓房以及三合院,這是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其次,對於北京的規劃之整齊也大開眼界,北京佔地16808平方公尺,相較於面積遠小於它的台北,接到就像一個個方格般整齊劃一,交通也是一個一個環道的規劃好,相對於台北市容之亂,著實令人佩服。再來,北京也是個人文薈萃之處,有許多歷史文物,像是恭王府、故宮博物院等等,為我們講解的解說人員更是個個學富五車。在天壇公園內也可見到以地代紙寫書法、跳舞、踢毽子的人們,雖然有些是小販用來吸引顧客的噱頭,但我認為北京確實是個有文化的都市。此外,北京也是個環保的都市,坐在車上可以看見大樓、路燈上的太陽能裝置,以及環保的標語,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思考永續發展的議題,關懷賴以生存的環境。最後,北京也是一個有活力的都市,有來自各省各縣的人們,帶來的多元的文化,一個城市必然是充滿活潑的生機的。

 到了內蒙,除了對草原、沙漠與浩瀚的星空留下深刻印象外,對於草原文化的活力與開發也有所感觸。行程安排參訪了伊利集團,除了有規劃的廣闊廠址外,伊利集團有最先進的設備以及完整的市場規劃,能針對不同客群尋找不同代言人、設計產品與行銷,更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把草原上的主要產品─奶製品,拓展到世界級的規模。但除了企業發展外,一路上看見沙漠化的景象,也告訴我們發展的代價,該如何保護草原環境,並改善其所帶來的沙塵暴,值得思考。

 這次的北京、蒙古之行,能留下這麼美好的回憶,我想感謝所有辛苦的工作人員以及隊輔們。除了每晚開會到很晚,確定隔天的活動之外,每到一個地方還要再三確認人數,確保每位隊員的安全,真的辛苦了!此外,也謝謝我的隊友們,包容我、照顧我。參加這個活動我也交了一些朋友,還遇到了同校同鄉的夥伴,緣分真的很奇妙。這些回憶都是寶貴的經驗,也是我未來的能量,很高興有幸能參加此次活動,謝謝。

********************************************************

這一次去北京已經是我第二次踏上天子腳下的土地,一到北京首都機場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油然而生,心得雖然是回到台灣才寫的,但是在北京的每一天似乎歷歷在目,短短的十天不僅結交了許多好朋友,也和自己組內的小隊員們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最重要的是更拉近了北京與我些許距離。

 北京一如往昔,忙碌而且炙熱,而在這短短的十天裡或許太過倉促,也可能沒什麼太深的觀察,比較沒有組織和邏輯思考的我就想到什麼提什麼好了,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什麼,這一次到北京來我發現曾經去過的商場、餐廳或是觀光景點,服務員的態度比起去年好了許多,雖然有些地方的服務員依舊對顧客不理不睬的,但是在整體看來,這次我聽到了許多禮貌的字眼,例如:請、麻煩、謝謝、借過或是沒事兒等等…人民素養好像好了許多,有一次在打D的時候,一位計程車師傅不斷地輕切的跟我們介紹北京而且不斷的跟我們介紹世足的選手,還有他對於整個賽況精闢的局勢,最重要的是快要到賓館的時候還小心翼翼的選了個好位置還特地轉了個彎放我們下車,而在下車前還不斷地提醒我們東西要記得帶,而且還不斷的說謝謝,並叫我們好好玩,這和我在台北搭計程車的感覺截然不同,感覺似乎比台灣還來的親切友善。

 有一次要去南鑼鼓巷的街上,擦身而過一群外國人,而他們正從播世足的酒吧裡走出來,訝異的是他們口裡所說的不是我們不曾聽過的語言,而是流利而且熟悉的中文而且還帶著一點"兒"韻,我記得他們是五個人,而當時他們在交談時,有三個人發言,但全部都是用中文,這個景象讓我們這組不知所措,因為就我書上所知中文是一種極為複雜的語言,幾乎無文法可言,而且聲音有抑揚頓挫,要如此流利一定要有好幾年學習的基礎,因此當時那是一幅完全顛覆我們想法的畫面,3個金髮碧眼的洋人互相交談的不是他們的語言而是流利的中文,有此可見中國國力的強盛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了

 後來我們去北京西站搭火車到呼和浩特,原本以為在入口會人擠人,擠得像沙丁魚一樣,但是竟然發現一樣貼心而且很特別的設計,就連去了許多國家的我都沒見過的設計那就是,快速通道,印象中綠色通道是給高級政府官員或是外國元首所使用的,但是在這個車站竟然有專門設計給團體、孕婦、婦女、幼兒優先通過的閘口而且通道直接抵達月台,真的讓我心裡不禁稱讚一番

 響沙灣園區,園內的設施挺好玩的,但是規劃有點不周全,首先園內的種類繁複而且收費不一,每樣遊樂設施都要額外收費,造成旅客的不方便,這點很不為遊客著想,在這個以顧客至上的社會裡,特別是觀光業,應該以顧客為優先考量,減輕遊客的負擔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大陸方面還需要多多加強。但是在晚會的時候場面非常的豪華盛大,節目多樣有趣味,而且更加入了團康的優點,帶領遊客與他們一起同樂,這點我覺得他們做得很棒,一個成功的表演不僅僅是讓遊客得到開心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參予其中,這讓我覺得台灣應該也要好好效法,說到團康,也就是他們玩的兔子舞,這是一種在大學時代,凡是參加過社團的同學都熟悉而且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這一次在大陸看他們將團康與商業表演結合,挺有趣的,這或許對大陸人而言正在起步,但是已經將團康技巧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我們,無不是一種新的機會。響沙灣的另一個缺點,或許也可能是大陸遊樂園的共同缺點,那就是餐廳的氣氛,一到目的地吃午餐,一進到所謂的"buffet" 竟然是像國中,國小一樣端著鋼製的餐盤一個接著一個的打飯,而且環境喧鬧吵雜,有趣的是園區外的正中央還貼著斗大的標語,"讓我們打造一個五星級的遊樂園區",哈哈,真是有趣,小小的一個餐廳都不夠精緻,要如何能成為登上國際舞台的度假休閒園區呢?我心裡是偷偷竊喜的,因為這也是我們台灣人的機會阿!

 響沙灣園區還有一點缺點那就是資源過度浪費而且太不重視細節,基本園區尚未完全建設好,就急急躁躁的想在一望無際的黃土沙漠中建造沙漠賓館,實在太不應該,或許在沙漠中蓋一棟賓館很有噱頭,但是要保持一個優良適合居住的環境一定得消耗更多的資源,沙漠就應該讓他以原始的面貌存在而不是刻意的去開發他,這樣才能保持一個生態平衡不是嗎?

 有一件事情跟老師有關,我們再去逛秀水的那一天,中午我們去吃了甲哺甲哺,那邊有一個服務員,打聽之下是位高二在那邊打工的女服務員,聊了一下天之後,發現他對於台灣非常的熟悉,經過我,師公和立偉抽絲剝繭後才發現,她最喜歡看的節目竟然是海峽兩岸,而且偶像還是鄭老師耶,後他她聽說我們是鄭老師的學生後雀躍不已,一直要跟我們要老師的電話,哈哈,那一天我們終於能想像到老師嘴上說有"廣大"大陸同胞粉絲,原來還真有那麼一回事,那天我們真的見識到了,不過捫心自問一下,當我們自己在高二的時候都在看什麼節目呢?想不起來,但總之不是些有什麼深度的節目,想起來有點汗顏,不過也有個可能性,那大概大陸沒什麼娛樂性節目了吧,哈哈

 我們在蒙古替壽星過生日,而我發現了一樣很有創意的東西,雖然大家都說大陸人腦筋僵化(不過老師常說我們腦袋是豆腐渣,不過不是重點),但竟然生日蛋糕上的蠟燭讓我驚豔了一下,那天點燃蠟燭的那一瞬間嚇了我一跳,我從來不知道蠟燭會唱歌,也從來不知道蠟燭會慢慢的開花,這是我從來沒見過的東西,這麼有創意,而這就是一個創意的開始,我覺得曾經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好像是周董事長說的,大陸的創意產業不是少了幼苗,而是少了澆溉的雨水和肥沃的土壤,實在很可惜

 在我們所搭乘的交通工具上,我看見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北京好的遊覽車,幾乎都是同一家企業的,首都汽車,而且幾乎沒有可以匹敵的遊覽車同行,這讓我想到老師曾說過若要在大陸做生意第一點要想到的就是:規模,而且要做要做最大的,大陸的市場太大,一個省大過好幾個台灣,如果不將品牌做好做大,要吸引到廣大的顧客群很困難,因此品牌比雜牌強上100倍,不過雖然如此,我心裡又有個納悶,若是在許多個大企業競爭下,那像台灣的中小企業是否有生存的空間呢?畢竟台灣的企業資本額都不高,那要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呢?

 以上就是我的淺見,沒什麼太嚴謹的組織架構,只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呵呵,跟大家比起來,我大概是屬於白去的那一類吧!望老師恕罪,不過這次去北京玩的非常愉快,要感謝老師和周董給我們這麼好的機會,辦了這麼好的營隊,我也要感謝 所有隊輔這麼辛苦努力的付出史的整個團隊充滿歡笑,最後也要感謝第三小隊的7位隊員自動自發自HIGH,讓我能當隊輔這麼Happy,最後也要不免俗的感謝父母啦 辛苦大家 謝謝大家

─────────────────────────────────────────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從台北出發,經過一段時間的飛翔後,終於,我們踏上了北京的土地。這不是我第一次來大陸,但卻是我第一次到北京和蒙古,心中的興奮顯現在臉上難以掩飾。
 
    北京,是中國政治、文化的中心,這一次來到這裡,我們用眼睛、用雙腳細細的品嚐了中國文化的韻味。我們參觀了許多古典的地方,如我們到了恭王府,看見和珅的富可敵國、也看見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巧思。我們到了紫禁城,雖然它不像電視上中的富麗堂皇,也沒有光彩奪目的寶物,但是它建築的宏偉,還是不禁讓我暇想自己是古代的皇帝,在這氣勢磅礡的宮殿中處理國家大事,心中默默的掀起了一股撼動。我們到了天壇,看見了中國人對天的真誠和尊敬;我們也到了鳥巢,有別與中國古代建築的古典,它讓我們看見現代化,象徵了中國不斷進步的腳步。夜晚,我們到了後海,看見與白天參觀建築行程截然不同的風貌,我們貼近了北京人最真實的日常生活,一整條街的酒吧,滿滿的人潮,顯現出北京城市的活力和充沛的消費實力。北京,真的是一個古代與現代並存、古典和活力兼具的城市!
 
    蒙古,讓我最驚奇的城市。雖然因為沙漠化的關係,我們並沒有看見傳說中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情景,也沒有望見一大片草原,只有光禿禿的大地,這的確在我心中留下了遺憾,但是這個遺憾立即被隔天的响沙灣給填滿。在响沙灣,帶著在當地買的牛仔帽,套上避免被沙子高溫燙傷的特殊鞋套,戴上口罩,抹上一層厚厚的防曬乳,响沙灣冒險開始了。我們在响沙灣撘上了纜車,隨著緩緩前進的纜車我們一望大漠風光,連綿無垠的沙漠風光,是上天創造的鬼斧神工,也是上天送給我這個從來沒有見過沙漠最珍貴的禮物。之後,我們搭上的衝(沙)浪車,掀開了响沙灣更為神秘的面貌,被風塑造成的沙稜線真實的呈現在我眼前,美的程度實在令人驚艷。另外,到了沙漠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騎駱駝,在响沙灣中,騎駱駝是最原始的一個活動,在駱駝的身上,與衝浪車上所看到的風光雖然是一樣的,但心情卻是大大不同的。在駱駝的身上,緩緩前進的速度中,我們拋開了現代化的快速、遺忘了時間的流逝、甚至差點忘了世界還在轉動,在駱駝的背上,我們儘管享受這原始的交通方式,盡情的浸淫在一望無際的大漠風情,看著前面一列列的駱駝路隊,收起相機,專心的感受,我,就是這大漠上的旅人。

****************************************************

這次的營隊對我而言真的可以說是驚喜連連,收穫滿滿。回想起來,一開始說明會上的緊張、剛到飛機場的生澀、北京機場大廳的驚嘆、南鑼古巷夜晚的浪漫、響沙灣沙漠的壯闊,好多好多令人深刻感動的景象依序映入眼簾,值得讓人細細品味。然而我想,我是何其有幸的參與到了一個我敢說最像文化交流團的兩岸交流團,一個相較於市面上許許多多被戲稱"統戰團"所聽不到的更多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內其他不同的聲音,以及更有知識性,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對於中國大陸的了解。最後,見識到了這個準備完備、充滿熱情的活動主辦團隊,有這十天來隨時給我們機會教育並且用心良苦的鄭老師、周老師,熱心體貼的淑秋姐,活潑而親切的總召高大人,以及所有青春洋溢,努力奉獻的各小隊隊輔,尤其是我們第六小隊的俊毅與琇婷,總是能與我門打成一片玩在一起,但在這中間卻給了小隊隊員無數的幫助與溫暖,相信在未來大家依舊能繼續保持聯繫,相互扶持,成為一生中能永遠相互照亮的朋友。

   在來之前,曾經修過了一些關於台海兩岸局勢與認識中國大陸的課程,因此多少會有一些自以為是的想法,認為自己已經對於中國大陸有著非常多的了解,殊不知自己卻也只是紙上談兵,而無法得到最完整的了解。例如在政大曾經上過一門關於大陸兩岸經濟的課,課程內容是請了各行各業與大陸交涉十分有經驗的各行各業人士來演講,開課老師的用意是希望我們能多聽聽不同的聲音,結合產官學而能激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欠缺實際觀察、親身經歷的情況之下,即便是台上的口沫橫飛,下課後我總是看著滿滿的筆記問自己:自己到底真正學到了什麼?結果得到的結論總是:中國市場好大,人好多。這讓我總是十分的氣餒,因為我總是盡全力的想要記住她們所留下的隻字片語,但得到的卻也只是支離破碎的知識,例如台灣生產的旺旺仙貝在中國的銷售策略,或是所謂中華民國的活路外交(這玩意兒在外交系的課程總是被一再重提,得到的卻也一再是官方的說詞),因此儘管課程所邀約的對象十分多元,卻仍舊難以在其中得到完整的意象。

   然而在這次的營隊,無論是所謂的"與大師對話"或者是中華文化學院安排的諸多講座,或者是原本預定好要參觀的行程,甚至是在北京西站火車站等待臥鋪火車前與當地人的聊天,印象中對於中國宛如瞎子摸象的意象終於能漸漸拼湊在一塊,儘管仍是留有很大的空間繼續了解與學習。我希望能從這次營隊中挑出最印象深刻的事情來表達我在這整個營隊學到的好多好多。

   先是一開始王小兵先生的演講給了我極大的震撼。最近在台灣總是鬧的沸沸揚揚的話題諸如ECFA、是否開放大陸學生進入台灣就學,以及他他本人代表中國對大陸於台灣態度上的坦白,無一不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當他坦白的在演講中大聲的說"就算是開放勞工,也不能解決中國什麼問題,台灣所有的就業機會對於中國來說只是個零頭!"毫無避諱的直接說出台灣自認為將會被大陸占便宜的勞工方面所受威脅是無稽之談;"我們中國就是希望能釋出善意和平統一,這是很明顯的。但在未來統一會不會實現之前,經濟上的合作是一定要有的,在這次ECFA早收清單中讓利這麼多無非是希望向台灣釋出我們的善意,希望在我門大陸開始學習體諒我門的時候,妳們也能學習體諒我們",毫無保留的說出直接的態度而不畏懼可能碰到演講中可能遭受到的反彈,且誠懇的表現出願意合作的態度。最後雖然沒有留下多餘的時間提供問答,但是我和陳易嶙還是搶在大家一拍完照的空檔問了三個問題,而他也不厭其煩的花了半個多小時來一一解釋。得到的答案或許不夠滿意,但也從他對於台灣的了解以及誠懇得到了很大的佩服與對於中國認識上的進步。

   而在看似官方宣傳的北京城市規劃館我也看到了一個有著多層次的思考的都市計劃,尤其是在接收著大量西方媒體下,我對於中國在環保方面總是給予負面評價與印象,我卻在這裡發現,儘管無法遏止工業的開發,中國卻也是全世界利用綠能比例最高的地方,並且在多樣的設計與應用上令人折服。當然在這個美麗的城市的都市計劃有著先天優秀的條件,例如他有著百年的古代建築以及一直在中國有著主導地位的文化與思想的引響力。但是值得台灣學習的,我覺得是那股自信,那股我們都會以台北市或是其它自己長期居住為榮的那種感覺,那種我可以大聲的面對外國人說"我是一個台北人,我來自台北!"的驕傲。當然,現實的來說,這股驕傲或是來自中國的那種特強的民族主義,或者是經濟上持續高速成長的現實,但是在滿足物質層面的同時,我希望可以在台灣,尤其是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得到絕非故步自封,而是真正的驕傲。 

  而在離開天安門廣場的時候,我和陳室融與我們可愛的北京導遊---菲姐聊著他對於叱吒於中國"演員"周立波的想法,意外的卻發現身為一個北京人對於這樣的名人不掩飾的透露出她對於他的不認同,因為周立波曾開玩笑說"全中國除了上海人都是鄉巴佬",菲姐再說到這句話後更近一步說到一句俗語:"十年看上海、百年看北京、千年看西安"沒有北京,哪來的上海啊!上海的文化跟我們北京是截然不同的!並且學了一段北京人愛說大道理,而上海人愛錢愛炫燿的模樣逗的我們哈哈大笑!然而在歡笑之餘,卻可以看到中國文化"多元一體"的精神,讓我想到台灣人總是喜歡突顯自己的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不同(當然這是好的,但是卻也時常被拿來做為政治性的操作),然而中國文化卻是包羅萬象,因此即便我們大聲宣示我們與中國的不同,中國卻仍將我們視為一體而不可分割。這就如同菲姐對於上海文化的不認同,卻不會聲稱上海不是中國的一樣。兩岸思維大不同,即便政治問題在現在仍舊是無法解決,但是相互的體諒與了解絕對是推向進步的一個基礎。

   我想,這10天的縱橫北京給我的不只是一望無際的沙漠景色,或是令人震撼的天安門廣場,而是更真實的體會與了解中國的真實面貌。然而對於我來說,行程的緊湊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但是自己也會有走馬看花而無法細心品嚐的遺珠之憾。希望下次能還有機會再來這走一回,體會更多中國的本色!

*******************************************************

    北京,一個在我印象中具有文化的都市。文化底蘊確實是和我想像中的相差不遠,但是結合了的現代化元素而形成的「新北京」,著實讓我觀察到了許多。

    進入北京的第一步—首都國際機場的第三航站樓,傳達給我的是一個國家的大器,國家首都的門戶是這樣的先進與開闊,裡面隱隱約約的也感受到這一個正在慢慢崛起的大國所想表達的企圖心。而駛出機場之後的機場快速道路,首先是那個具有濃濃北京牌樓特色的收費站,緊接著是那平整的高速公路,兩樣東西讓我身上起了雞皮疙瘩,這一個國家,知道機場是國家的門戶,不管內部有再多問題,機場的周邊一定是要做到最好,才有面子。我不禁想起前些日子台灣才在吵有關桃園機場的手推車和老舊建築的問題,台灣怎麼連將機場這一個國家顏面做好都有問題?我們的政府到底在做些什麼呢?

     這幾天在北京中的感受,我喜歡北京這一個城市給我的文化氣息感。寒假曾經有到上海去過,但是這一次來到北京後,具有濃濃文化氣息的北京城更加讓我喜歡,北京歷史是比上海要來的長,城內擁有許多老建築和傳統文化。上海擁有的是一個繁華的現代都會,有著許多現代建築,高樓大廈、商場林立之外,並不再擁有什麼;北京也有著上海所擁有的那一塊現代先進元素,但另外更擁有著傳統的文化元素,這讓北京給我的是一個榮傳統於現代的都市,城市中的人雖然忙碌,但卻可以到老胡同中看見人們悠閒的漫步或是閒逸的乘涼,我將這個感覺視為「動中帶靜」。

     這幾天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北京西站見到的情景,那真是讓我難以忘記。車站應該是一個有秩序先進的地方吧,北京西站的建築外觀確實是如此的,但是從站外所開始見的是一群一群打著草蓆和一大床棉被,並且拿著大大小小行李的人們散布在車站各個角落。這還只是站外,到了站內的情況並沒比較改善,所有的椅子上坐滿了人,地上也有鋪著草席的人,打著赤膊,喝著酒,身上也是破舊的衣服和不太乾淨的感覺。這樣的情景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這不是在中國嗎?一個說為人民服務的中國;這不是在北京嗎?首都的車站裡怎麼會是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嗎?我蹲了下來,和一位老婆婆說話,他看起來髒髒的,坐在地上吃著泡麵,從談話中我知道他是來自河南的貧窮農村,到城市來幫忙的,家裡是種田的,我問了他種田是怎樣,他說了種田是虧錢的。可以了解的是他很窮,但是他臉上卻是一直掛著微笑,他感覺很樂觀,但我越和他說話,我眼角的淚卻是悄悄的流下,我知道了,在車站中看到的許多人,都是從鄉下農村來到城市打工的民工,他們過的生活真的是很困苦的,但是他們確表達對於生命中這樣的境遇一種樂觀態度,生活困苦,日子還是要過阿!中國人民經歷長久的貧苦,到了新中國的建立,雖然讓一部分的人富了起來,但是最大多數的人還是處在貧苦的生活之中。我要說的是,中國共產黨統治著大陸這一塊土地,希望這一個集所有權力於一身的政黨所掌握的政府,能夠落實你們說的「為人民服務」,將中國多數的人民從貧苦和惡劣的環境中給帶離,讓中國大多數的人不要再苦了。這樣你們所統治的這一塊土地上也才不會亂,也才會和諧阿,對於你共產黨的統治才會信服,不是嗎?

     到內蒙古的這一段感覺是非常不同的,呼和浩特這個省會是非常的熱鬧的,你不會感覺到來到蒙古。但是但當車子往郊外前進的時候,漸漸有了感覺了,車下的路更加顛簸,周圍的景色換成了草原,但由於兩個月沒雨了,草是少了,但是蝗蟲之類的卻是多到嚇人,古說的蝗蟲過境真的可在那時候體會的到。而到內蒙古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響沙灣那一晚。坐在賓館之外,和內蒙古社會主義學院的老師攀談的時候,對於內蒙古,我好奇是內蒙古和外蒙古間發展的差別,或是兩者間是否會有哪一方羨慕哪一方的現狀等,都在老師的不吝回答中得到了解答。當然,對於敏感的台灣問題也是有提到,像老師說的,我們都是平常人,對於這樣的國家大事也無法做出什麼影響,只是希望雙方像這樣各自說說想法或感覺,作個交流。那一個晚上的談話,算是在內蒙古中讓我收穫最大的,雙方沒有禁忌,什麼都說,這是難得的,透過和當地人的談話,雖然比較起自己的觀察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卻可以藉由這樣了解人的心態是什麼,所以兩岸的雙方人民,應該是要多多接觸才能化解歧見,共同創造雙方的成就才是。

****************************************************

回程在香港飛回台北的班機上,坐在前坐的兩名印度臉孔的男子指了指我和身旁的隊輔脖子上所掛的名牌,以帶有獨特口音的英文好奇地問我們那代表著什麼?而我以英文簡短地告訴他們---在遊覽北京及內蒙古的風景名勝之外,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學習。

 這並不是我的第一次「登陸」經驗,但卻是非常特別的一次。從前出外的旅遊都是純為旅遊目的,而這次的「2010縱橫北京」,是的,我們這次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加地了解對岸的實際情況。這一路上我所觀察及關注的焦點都在於:我們的機會在哪裡?從去程下飛機到最後上回程飛機,張大了我的眼睛,默默地看著。

 第一天在搭機轉機中渡過,雖然是第十一次出國,但因為已經長達兩年沒有出國旅行,仍能帶著萬分期待的心情。而看似繁複的搭機轉機過程,更是讓人引頸期盼接下來在北京及內蒙古精彩可期的十天。

 在恭王府,北京氣溫炙熱難耐,唯有站在樹蔭下才有片刻喘息的機會,看著眼前豪華氣派的庭院,所有曾經的恩怨情仇及勾心鬥角都早已不復見,時光的推移使得如今的恭王府只剩下隨處可見的遊客、及一個個拿著旗幟為標示的導覽解說人員,當年為了爭權奪利而詭譎肅殺的氛圍已全然改頭換面。中午在後海的烤肉季用餐,飯後在後海秀麗溫婉的楊柳道上漫步、拍照,雖然人家都說後海的晚上才是真正熱鬧、遊客最多的時候,但我覺得在午後的後海才是我所嚮往的。後海的景緻在我模糊記憶中竟與西湖有那麼幾分神似,只不過六年前的西湖讓我和家人大失所望,而後海的風光明媚則讓人心矌神怡。後海可說是我在北京行中最喜歡的地點之一。在北京城市展覽館,聽著導覽解說人員的講解再加上展覽館內的一些城市縮影,會覺得很羨慕這個城市的人民,可以擁有嶄新且經過規劃的市容,臺灣若想推行這樣的城市規劃計畫,我想必定是困難重重的。但畫面一推到了北京西站,就會清楚感受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落差,廁所極其髒亂,然後一些看似街友的男男女女,一身髒亂、衣衫不整地在車站的各個角落,各據一方看著來來往往的旅客,看著滿臉興奮的我們一行人,相反地他們的臉上則充滿黯淡失落。整個北京城給人一種欣欣向榮、前程似錦的印象,四處皆滿滿的希望,甚至我可以不諱言的說,何來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s)?現在是中國夢(China Dreams)的時代,美國夢似乎早已過時而不切實際了。然而,在北京西站我所看到的流浪街友,卻也讓我對中國夢產生了質疑。這個社會究竟太大了,人口太多了,有錢有勢的就金字塔頂端那麼一小撮人,要整體帶動起來到一定程度的均富是項太過於耗大、耗時的工程…。再來看看北京西站和我們的台北車站又有何不同,前述的流浪街友姑且不贅述,看看台北車站微風二樓和北京西站的用餐處是天壤之別啊,北京西站的外觀似是宏偉,而台北車站雖然比不上北京西站的龐大,但台北車站有明亮清新的微風二樓,同時也有琳瑯滿目的地下街商家可供走馬看花,而不若大陸那麼單一地定位為車站,而且還是骯髒紛亂的車站。這一樣是個根深蒂固的老問題,大陸可能勝在它的量,但是在質的這方面,卻仍是我們僅存的優勢。

 從北京西站我們上了火車一路搖搖晃晃前往內蒙古呼和浩特。在這趟臥鋪行之前,我得承認我很期待這種長途火車的旅行,雖然父親曾有搭乘長途火車的經驗因而要我不要抱持著太大的期待,但我覺得搭乘這種長途火車有種隨興(spontaneous)之感,就像是那些身上背著、手裡提著一堆大包小包行李或是簡潔俐落的一個巨大後背包的歐美背包客,他們沒有太好的物質享受而是既來之、則安之,這種感覺很棒。而在前往呼和浩特的臥鋪上,同隊的兩個隊輔把握住機會和火車上的內蒙大嬸閒聊,我發覺我們都很在意彼此對自己的觀感---她問著台灣人民怎麼看大陸?而我們也想了解大陸怎麼看待台灣。當她說,「我們是一家人啊,本來就是一家人啊…」,我的感受是莫名地覺得感動。但當我們提到,有許多台灣人民對大陸的印象就是四處充斥著黑心貨還有台灣某些激進人士對大陸的攻擊言論,她回答的是怎麼會有人這樣攻擊自己的祖國?剛剛還在眼眶的感動立時回到現實世界,我們的確是不應該仇視彼此、我們絕對是不應該一昧否定對方,但一提到政治性的詞語,我想我當下是難以接受那樣的說法---即便那是可預期的反應。十年前在雪梨遊學時,和兩三個大陸留學生還算要好、談得來,但一不小心觸碰到敏感的政治性議題,還真是翻臉不認人、非常堅定自身的立場認同而無一絲一毫的猶疑,十年後,依舊如此。在內蒙古的希拉穆仁草原上,我們碰上了熱情的當地化學教師阿伯,他在閒暇之餘是經營射箭場,由於當時射箭場的遊客並不多,他很大方地讓我和同行友人一路暢玩---也就是玩到我們手破皮不想玩為止。或許是因為我們表明了是台灣遊客,然後甚至拿出了身上僅存的100元新台幣紙鈔予他,最後原本要價人民幣40元我們僅需付他15元人民幣。他的友善大方則是讓我印象深刻。他和他的朋友也向我們問東問西,聊了許多關於台灣的大小事,是很不錯的一次互動、交流經驗。

 在篝火晚會當晚的星空,更是耀眼璀璨。大一時曾看過埔里清境草原上此起彼落的流星雨、年紀更小時也曾看過墾丁海濱的星光熠熠,但就屬21歲這年、這夜的閃爍星光最令我難忘。不僅僅有星光燦爛更有遠處三不五時的煙花,若能順手抓把吉他輕輕地哼唱那多麼愜意,這樣的夜我認為熱舞狂歡似有那麼些浪費吧。離開草原我們到了沙漠,在銀肯響沙灣中待了一下午,很可惜地是因為我們到達的前幾天下了些雨,以至於我們在響沙灣時它的沙漠並不全然乾,我們才會無法聽到響沙灣名符其實的聲響。但即便如此,能有機會看到如此的大漠風情仍是一輩子難得的回憶。待在響沙灣的那晚我心頭一直環繞著同一首西洋老歌---沙漠之月(desert moon),並不記得是誰唱的,歌詞中譯是這樣的:「那些夏日夜晚,當我們依然年輕,我們吹噓著從未做過的事。我們那時只會作夢,當我們急著要長大,我們把純真遺留在沙漠之月。」沒想到真的有機會在大漠中哼唱著這首歌,但是我左看右看就是沒找到沙漠中的月亮。我只能想像,如果它高掛在沙漠的夜空中,一定份外皎潔明亮吧。內蒙古擁有這麼豐富的天然資源,無論沙漠、無論草原,甚至是因少光害污染而如此震懾人心的星空,又有顛覆了我想像中的現代化,地方政府真應該好好善用資源,大力推銷內蒙古的美景,不一定是得招攬外國觀光客,光是自己國內就有好大旅遊市場等著內蒙古開疆闢土---內蒙古的美景只有少數人能看到,是多麼可惜的啊。內蒙古就這麼短短地三天兩夜,我們又風塵僕僕地搭著呼和浩特-北京西的火車趕回北京。

 從內蒙古返回北京後,我們前往了鳥巢,也就是2008年奧運場館。這是我第二次踏入奧運場館,第一次是十年前雪梨奧運時候,只不過當時去雪梨時奧運是正要舉行,而鳥巢早已結束了所有賽事。在這次的行程安排中也到了宋慶齡基金會和兩岸四地的學生進行交流,一晚上各式各樣的表演爭奇鬥豔很是熱鬧,然後每一桌安排了一名當地學生同坐,我們這桌遇上的是來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大學生,同桌的隊輔更是充分把握機會拼命地塞問題給他讓他難以招架,連分心看表演的空隙都沒有,雖然對他有些不好意思,但畢竟「了解彼此」是這趟旅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其中他提到自己每日6-8小時的讀書時間,真的讓在場所有人汗顏,我們用功學習這點還真是遠遠比不上人家。他還提到了,在他同輩中所有人都前仆後繼地想要加入共產黨,他自己也「從眾」地申請加入。他說,並不是課業表現出眾的學生能夠有機會進入共產黨,而是在定期的報告內宣揚自己對黨的忠誠,而該忠誠被黨所認同了才得以入黨,入黨自是有許多有利之處,然在大陸的外商則不喜歡黨員,都會限定錄取一定名額具有共產黨黨員身份的員工進到外商公司。這樣的資訊對我而言挺新鮮有趣的,畢竟迥異於在台灣想加入政黨只要繳交黨費、繳交資料,政黨便會很歡迎民眾入黨。沒想過在大陸要加入共產黨卻是要排隊的,這點的不同讓我覺得很有趣,頗值得玩味。

旅程來到了末尾,最讓大多數團員感到興奮的莫過於是在北京秀水市場購物,在遊覽車上就可看到大家蓄勢待發。不過經歷這次秀水市場購物的經驗後,我得說我真的很討厭「討價還價」的購物型態,我討厭看到商家小販欺瞞並哄抬不實價格、蠻橫跋扈的做生意嘴臉,令我反感至極。還是台灣的小販店家可愛許多了!一次在電視新聞上看到記者訪問到日月潭遊玩的大陸觀光客,他們很欣賞日月潭特定店家「不二價」購物形式,讓他們對於台灣所的商品能有好感、信任其品質。我想我也認同這樣的想法,而不欣賞大陸抬價砍價的購物方法。

 這次十天的縱橫北京行,中間安排了幾次的講座、與大師對談,配合著大師所講解再加上自己在這塊土地上的親眼觀察,使我覺得意義非凡。不過我覺得如果自己在來北京行前能預先修習過先修課程,或許能有更多地切身體會、了解某些社會現況。我很慶幸自己這次到北京不只是走馬看花,而是看到了、聽到了很多想法、觀念,簡言之,我學習到了很多。如果下一次仍有這樣的機會,我想我一定會很樂於再度參與。三毛曾說,「知交零落是人生常態,能夠偶爾話起,而心中仍然溫柔,就是好朋友。」也很感謝這次參與縱橫北京行來自台灣各地的菁英夥伴,共創了難以忘懷的北京行。後會有期。

************************************************

踏上北京的路程,心中滿是期待。這是我第一次出國,獻給了中國幾千年歷史的古都-北京。剛下飛機,往文華大廈的沿路街景,其實與台北街頭所去無幾,只是路標招牌換成了簡體字,感覺倒不是那麼地深刻。真正讓我有點感觸的,其實並不在北京的進步,而是當地的人民、當地的文化。乍看之下,北京確實與台北沒什麼差異,但走在北京的路上,迎面而來的人民,沿街叫賣的小販,喇叭按不停的汽車,在在提醒我,這裡並不是台北,這裡是「北京」。此外,我在大陸看到無限商機,北京沒有飲料店,服務業的態度與品質都略顯粗糙,電視節目也相當無味,無怪乎,台灣的藝人在大陸發展的都不錯。 

  北京是一個現代與傳統並存的城市,有許多高樓大廈圍繞著主要幹道,但走入胡同內,卻仍有許多戶人家擠在一個院子內。路上來往的車子絡繹不絕,但騎著破舊腳踏車的也大有人在。有的人西裝筆挺,但袒胸露背的民眾更是滿街可見。這裡是一個對比鮮明的城市,貧富差距顯而易見。雖有象徵現代的高樓大廈,但整體而言,人民的素養仍然低落,隨地吐啖的情形,令人印象深刻。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但連首都都如此了,更遑論其他省份。 

  北京是大陸的重點發展城市之一,以往的發展策略是以沿海城鎮為主力,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與資本主義世界接軌。而北京,為了舉辦奧運,大刀闊斧的地整頓市容,此趟看見的胡同老房其實並不多,空氣汙染的情形也已沒想像中的嚴重,燃油機車在這裡可說是稀有動物吧。現代化的北京,仍保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蹟。歷來多少英雄好漢,多少市井小民,都想一窺究竟。皇朝已經結束,但故事詩篇仍在流傳,身處在這些傳說之地,有種時空錯亂之感。歲月更迭,王朝替換,踏在這片土地上,回想那一段段歷史,湧上的悸動太多太多。除了中國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古城北京,此行,我們有幸能去到一個更為漂亮的地方-內蒙古。

   內蒙古的藍天白雲、浩瀚繁星,都叫人流連忘返。但是更重要的是,這趟內蒙古之行,讓我見到了中國的地大物博。一個國家的內部發展差距如此之大,如何有效治理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中國這條沉睡的巨龍,如何在甦醒之際,轉身躍起卻又不至用力過猛傷了自己。許多人,呼籲中國應快速走向民主,並賦予公民人權。但我卻抱持著另一種看法,我反倒以為,中國應採取緩慢的改革,中國廣土眾民,一旦人民從政治的束縛中解放,那將會一下子湧上許多對現狀不滿的人民,進而對大陸政府提出要求,要求政府回應。要求的背後,將是更多的要求。若大陸政府沒有能力有效回應,失序將是不可避免的。這麼大的地方、這麼多的百姓,一旦失序,陷入無政府狀態,試問誰能透過非暴力的方式再次穩定局勢? 

  穩定,顯而易見的是中國目前的主要目標。經濟發展,帶來人民生活品質的改善,但長期而言,經濟的發展伴隨的是民智的開展,人民對即存體制的統治正當性,勢必有所質疑。當資本主義逐步攻城掠地之時,以共產主義起家的共產黨政府如何修正路線,維護自身權力的正當性,將是一大課題。 

在一次與大陸民眾談話的過程中,得知當地人民對政府抓貪的動作,包持相當的肯定,但他也指出大陸對人權的壓抑,法治程度低落,司法充滿人治色彩。顯見,大陸仍是一個威權的國家。但進一步與當地人民的對話中,發現他們都認為,台灣也是中國人而且台灣勢必得與大陸統一,並詢問我對此事的看法。我則回答說,如果就文化、血緣層面來說,則台灣人是中國人,是無庸置疑的。但從政治層面來說,台灣有自己的政治、法律制度,並不受中國直接統治,顯見,台灣目前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就這層意義來說,中國人是中國人,台灣人是台灣人。文化上的相同,並不等同政治上的相同,也因此沒有道理,台灣就一定得回歸大陸的統治之下。 

至於兩國是不是該統一,我則回答說,若統一不會影響到我的生活作息,其實我是不反對統一的,甚至我還會舉手贊成。一旦中國政府對人民的自由限制解除,代表的是自由與民主的中國到來,實在沒有理由,反對兩國的統一。然而誠如前述,中國現今的首要目標之一,追求的是穩定,因此,人權的限制,不太可能馬上就開放,因此現今,我將反對兩國的統一。除了急獨的動作發生,我也沒有理由認為,中國會快速地將台灣收歸,畢竟兩千三百萬自由慣的人們,會不會在統一後,像個不定時炸彈,發生大規模抗爭等事情,演變成大陸當局的燙手山芋,迫使其走入進退維谷的兩難。 

在2008年的奧運開場煙火中,相信許多人,跟我的感受是一樣的,「中國真的在崛起了」。那條沉睡的巨龍,不僅正在甦醒,更在等著機會一鳴驚人,重新回到世界的舞台之中。中國幾百年的歷史屈辱,已經太多,該是重新站起來的時候了。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已不容小覻,廣大的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中國的走向,也將決定世界未來的道路。然而,崛起的路上,仍有許多問題,須要大陸當局一一克服。穩住自身的腳步,才能望眼天下!

***********************************************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交流活動,但這是我第一次擔任團內幹部,第一次來到北京參訪,相較上海的熱鬧繁華,我很期待走進北京這座文化古都。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參訪故宮博物院(紫禁城)的那一天,故宮博物院絢麗多彩的宮廷建築令人嘆為觀止,眼前這些建築是封建制度在建築上的體現,重點宮殿概括了宮裡人們的衣食住行(如乾清宮為皇帝的正寢),不過導覽人員對我們說,故宮裡許多宮殿只是象徵性的建設而已。 

        欣賞完壯觀宏偉的宮廷建築,不妨去看看以前普通百姓的住宅風貌:四合院。利用餐後的自由時間,我與隊員在後海的道路旁乘上了三輪車,沿途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聽三輪車師傅介紹「什剎海」的由來,車頭轉進巷子裡,不久師傅便指著一間四合院的門礅解釋道,「若門敦是方方正正的,那麼裡頭住的是文官;如果門墩是圓型的,住在裡面的就是武官」,原來光從門礅就可以看出一戶人家的身分。師傅戴著我們繞進著名的"烟袋斜街",沿路經過一所「北京什刹海體育運動學校」,這也是當年李連杰所就讀的小學,經過的時候大家忍不住又回頭多看了那間學校一眼。     與師傅的一問一答中,發現光是這些胡同就有好多歷史淵源,如果只是隨意路過的話,可能沒有辦法知道小道內所蘊藏的故事了。下了車,說明自己是從台灣來的學生,並且歡迎師傅有機會來台灣玩玩,他們頻頻點頭說好,不過師傅開玩笑說要我們當導遊才行。 

          我認為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最大的特色就是舉辦一系列「與大師對話」的精采講座,此次有幸邀請到周孝正教授以及央視主持人王世林兩位大師來演講。周孝正教授檢視了大陸的目前迫切的社會問題,並且表示在中國每天都在上演電影阿凡達中的強迫居民搬遷的劇情,周教授用阿凡達這個比喻時引起全場一陣哄堂大笑,但同時也讓我想到今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所造成的迫遷情形,因為在大陸,人民沒有房屋的所有權,只有使用權。世界引頸期盼的世博會背後,仍然充滿不公平的聲音,但因中國強權執政,導致這些訪民的聲音無法浮出檯面。 

  王世林大師提及如何在「不平靜的海峽建造和諧的關係」,並且帶著我們從中國的角度

 去看台灣。在過去一百多年裡,兩岸關係不僅僅是長期分離也是長期對立,過去台灣人民很 難 

 了解中國人的思維,而他們也很難理解我們在想什麼,但是這種情形也因兩岸交流的頻繁而

 日漸改善中。 

  此行最讓我喜出望外的,是增加了三日內蒙古的行程,對我來說這個消息就像是天上掉下的禮物。在內蒙的戶外活動內容相當豐富,除了觀賞當地的著名的表演(摔角、騎馬、射箭)之外,我們也造訪了庫布齊沙漠東北部的響沙灣風景區,乘坐沙漠觀光索道鳥瞰沙漠景象、騎駱駝並且乘車體驗大漠風光。 

草原之夜的篝火晚會也讓人印象深刻,隊員在節目還沒有開始之前就看到許多身著傳統民俗服裝的表演者在一旁準備,隊員們興致沖沖的上前與對方交流,與我們聊天那一位舞者是雲南佤族人,表演正式開始的時候,我們也因此對佤族的表演特別關注,掌聲更加熱烈。接近壓軸的表演是三位年輕人演唱內蒙古的流行音樂,頓時讓全場觀眾為之風靡,最後,我們縱橫北京團隊也不甘示弱的推派一名隊輔獻唱台味十足的「愛拼才會贏」,也贏得了滿堂彩! 

在內蒙古的三天行程很快的過去了,隊員們把握在最後聚餐時間邀請接待我們的蘇老師同坐,希望能從蘇老師身上得到更多有關當地的資訊,藉此了解內解蒙古的生活情況。隊員們打開了話匣子,餐桌上的對話非常熱鬧,大家最後都滿載而歸。 

在這十天內除了參訪北京、內蒙古之外,我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擔任副隊輔的職務,與幹部們在十天的合作當中,學習如何去帶動一個團隊並且鼓勵隊員參予討論、表達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從一個隊輔的角色出發,學到以及看到的事情比之前更寬廣。還記得周荃董事曾在行前會中與幹部們說,「犧牲奉獻、奉獻犧牲」,在我們為別人付出的時候,自己其實得到了更多。 

        最後要感謝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團隊的用心,感謝周荃董事還有鄭又平教授的指導,還有統籌一切事務的淑秋姐和翠敏總召,謝謝大家為這個團隊的付出。周孝正教授曾說,「大陸就是一個世界」,想要了解大陸,勢必要下一番功夫,所幸基金會已經帶著我們開始行動了。

 九九年七月八號,在火車上,結束了七天的行程,時間真的從不等人,七月一號的搭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六號、七號的種種,彷彿歷歷在目,王小兵的精彩演講打破我對ECFA的迷思,也讓我得知大陸真的是一個無限可能的地方,周孝正先生與王士林先生的演講也令我成長許多,參訪恭王府使我了解我國淵源流長的歷史,和珅的上吊、和珅的風流、嘉慶的賜死、福字的意義,都是我的收穫。故宮之大、之廣、之深,並非我一天所能了解,但認真聽著介紹也使我獲得許多,天安門廣場的意義使我身歷其境,北京城市規劃館的建設,北京市的每一個縮影,都使我更認識北京,而那是台灣無法見識到的。 

        第一次搭火車,睡臥鋪,這在台灣根本是天方夜譚,從這就可得知中國之大,十三億人口對上兩千三百萬,就好比小蝦米對上大鯨魚,內蒙顛覆了我的傳統印象,起初以為髒亂且衛生環境差,但這三天卻使我知道內蒙並非從前,它的進步之快速,包含中國大陸進步的速度,遠比我們所想的更快。從沒看過滿天的星空,北斗七星、北極星、天后座、天狼星、夏季大三角、巨蟹座,我就像個好奇寶寶一樣難掩心中的興奮,不管別人的眼光,因為看書和用自己的雙眼看到的是不一樣的。由於今年乾旱,草不像以前那樣茂密,失望了一下,人為的過度開發,破壞了大自然的平衡,蒙古的天氣很舒適,蒙古人的熱情使我感覺到一種和樂融融的感覺,像是在自己的家裡,用自己熟悉的言語與人攀談,一點都不陌生。草原、沙漠、胡老師、師傅、這三天比我想像的還要快,我會懷念這趟蒙古行。原以為最不好過的三天,竟成為我最難忘的三天,離別時,好多捨不得,短暫的相聚,胡老師與院長的平易近人,師父的辛苦,看到鄭老師唱歌、跳舞、應酬,真是讓我印象更深刻。 

        聽著周阿姨的人生經驗也使我成長不少,懵懂的我,不來大陸,真的像隻井底之蛙。深刻體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意涵,看著中國的城鄉差距,不只是整個中國,北京市內、呼和浩特內的城鄉差距也大,但看著中國,好像再看二三十年前的台灣,相信中年人應該會更觸景生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們有著共同的歷史背景,為什麼不放下成見,一起合作?連本省、外省人都要分,更遑論大陸與台灣,我們沒資格說美國人種族歧視很嚴重,我們自己都歧視自己了,自以為的優越感,歷史固然重要,但那都過去了,放下吧!要與十三億人口抗爭,那是不可能的,那就融入他們吧,我們不能劃地自限,以自身的角度看世界,中國真的在進步,終究會超越我們的,我們要以一顆包容的心、寬闊的心去看世界、看中國,不再做井底之蛙!

        這趟旅程已漸漸邁向尾聲,目前正準備前往長城,回首過去幾天,一路由北京闖到內蒙,又抱著不捨回到北京。窗外的景色從恭王府、故宮、老胡同到一片草原荒漠與幾頭悠哉的牛羊。這次,有幸能在短短十日內領略了大城市與草原,這迥異的文化風光。

         想起第一天,正準備踏上這塊土地時,著實是戒慎恐懼,轉眼,又準備踏上返家的路,這幾天,有衝擊有嘆息。

         有關衝擊,首先,此行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與古蹟的近距離接觸。想著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的北京,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期間竟穿插著數百年甚至千年的老建築,衝擊不只是原來「歷史」就近在咫尺,而是在數百年後的今天,仍能用雙手感受歷史的溫度。其次,是關於人的衝擊。這也是此行最新鮮的體驗。大陸和台灣人在生活習慣上即有顯著差異,尤其是在排隊秩序上有深刻的體會,走在路上,在賣場裡,稍不留神,後頭的人便蜂擁而上。又或者,在晚上,在房裡,三不五時就有尖銳的喇叭聲劃破寧靜。另一方面,中國各地區的生活習慣亦有大差異,如此行來了北京、也去了內蒙,北京是緊湊、喧囂,而內蒙則有如遺世而獨立,自成一個生活步調,或者該說,這就是一種「慢活」的感覺吧!除了生活習慣、步調,令我意外的是,在某晚做足療時,一位視障的足療師父,或許是各國觀光客見多了,或許是興趣,只見她邊做按摩,邊侃侃而談,談地理,談國際新聞,談世足,她的見聞使我自嘆不如,也反思台灣,想起台灣的媒體新聞,想到自己對知識的不積極,這或許是個插曲,但卻引爆了一長串的思考。

         來此行,除了衝擊,也有嘆息,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大陸對古蹟的保護顯然不足。感受最深是在故宮參訪時,在四周環繞著用擴音器解說的旅行團中,故宮的解說員盡量放大了音量跟我們說明擴音器對古蹟的傷害。另外,在各古蹟裡,隨處可見的小攤販或零星的小垃圾,不只破壞了緬懷古蹟的美感,亦讓人思考許多,如古蹟的保護夠否?遊人的素質夠否?管理適當否?讓人嘆息也讓人深思。

         此行雖然僅十日,但看很多,收穫也多,還有許多值得再深入咀嚼、思考的。回頭看看台灣再看看此行,其實台灣很多對大陸的介紹仍不夠深入,更有可能失之偏頗。另一方面,兩岸本是同根生?若以長遠歷史文化來看,是源自同一脈,也就是為何漫步古蹟時感到格外親切的原因。但以近年來做觀察,政治上的隔閡,讓文化、習慣漸行漸遠,也漸漸陌生,甚至誤解。以這個角度來看,兩岸間真的有所不同,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融入彼此,「根」的部份也或許有了變化,也就是「認同」可能或多或少有差異。但先不論近年的矛盾,兩岸的開放、互通有無仍是必要的,如同這幾日老師們所說的,「是個機會」。

10/07/10 在車上準備前往北京首都機場

         現在的心情很複雜,十天的旅程竟結束得如此快速。

         當初決定參加這個活動的過程非常倉促,感謝淑秋姐為我保留最後一個寶貴的名額,使我有幸體驗這一切。因為是自己一個人參加,剛開始要單獨面對八十個陌生人,內心充滿了惶然與不安,但這也是我在營隊裡一切全新開始的契機,所有的事、地、物,甚至連人,都給了我最新奇的體驗。如果和同學一起參加,以我的個性可能就會少認識許多難得的朋友。

        一直到真正踏上土地那一刻以前,我對於中國大陸始終抱持狹隘的偏見,甚至有台灣人就是高他們一等的幼稚心態,下了飛機,見到眼前雄偉壯觀的機場,心中著實驚訝,(相較之下,桃園機場到底是什麼東西,竟然還以國際機場自居?)卻自己用「中國就是人多地大」來解釋眼前這個龐大建築的存在。之後搭上遊覽車遊歷,以自己的雙腳在這個國度裡探尋,才相信中國大陸進步的不只是她的門面,而是連內在的層次都在快速提昇,並且是以台灣難以望其項背的速度在努力成長。這是台灣人民「不願面對的真相」,但事實就是如此殘酷,我們不得不正視他,在這樣一個有著極深厚歷史淵源的國家之中揉和了傳統與現代,以一種獨特的樣貌呈現在全世界的眼前。

 

        以前總聽說故宮沒什麼東西好看,因為所有寶物都被帶來台灣,但走進紫禁城,這個曾住過二十多位皇帝的宏偉宮殿,還是令我震懾不已,衝擊感更甚台灣故宮數不清的文物,因為我實際走入歷史的印記之中,可以伸手觸摸,感受她的溫度與歷久不衰,而不是隔著厚重的玻璃瀏覽打著人造燈光的畫軸。但大陸對於古蹟的態度實在令人痛心,使我不禁覺得讓他們擁有如此珍貴的歷史文物根本就是一種浪費,是全人類的損失。帶旅遊團的導遊拿著擴音器大聲咆哮,嚴重破壞這些脆弱的建築物,但更讓我驚訝的是,故宮的管理處竟然不制止這些行為,完全放任不懂愛惜的人們在紫禁城內喧嘩、吐痰、丟垃圾。我實在不能理解「大陸人」的心態,只能為紫禁城、長城還有其他被糟蹋的古文物嘆息。這或許也是差距漸小的兩岸中存在的最大隔閡,是台灣人民一定要堅決維持的良好品德。

 

        在這短短的十天當中,最大的收獲就是自己心境的轉變。實際體會到自己的渺小,我不能說我十天的見聞而喜歡上了大陸人,但我確實因為對他們有進一步認識而消弭了不少以往對他們的排斥感。與同學們的言談之間,也對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有不一樣的想法與體悟。在此也感謝所有學員讓我有很大的成長。

        如果沒有這次親身觀覽的體驗,我一定還像個井底之蛙活在台灣的小小世界中。能夠從這麼美好的經驗中學習、成長,真的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了。

 

  

 

 
返回上一頁
版權所有 (c) 2006 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教育基金會
Copyright 2006 (c) S.D.S.F.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