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照片
※※※從西安到台灣
人回來了,心卻不一定。
飛機在昨天凌晨兩點多降落桃園機場。在返回台北大學的高速公路上,我望著熟悉的黃色路燈,穩穩地閉上了雙眼。今天七點多起床,想著要吃什麼早餐,突然覺得我還想試試西安街上的糊辣湯、那不知道是什麼的煎餅,想自己吃一份煎餅果子或鏡糕或肉夾饃,還有五毛錢一袋的豆漿。待了九天,西安的一切都還很新鮮,每天上街就是探險,而西安也不負所望的不斷給我新的刺激。這一切都還沒感受夠,我回來了。西安帶給我太多未竟的體驗,不只是那因為天候因素而無緣前往的黃河壺口瀑布、錢不夠帶不回來的碑林墨寶,更吸引我的是那些純樸、靦腆,受文化薰陶通琴棋書畫、又粗獷豪邁,矛盾衝突的人們。就像從西安市區上高速的第一站站名,一切「未央」。
在結業典禮上,我說,我本是帶著放假的心情出來的。拒絕了隊輔的職務,想輕輕鬆鬆的過這九天,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管,就是放鬆。然而,我想這也是老天的安排吧,開幕式我就被叫上去代表致詞;為了想致詞的內容,我得逼自己張大眼睛快看、看完了得快點組織。最後我說:「來到西安,我第一感受到的是這裡不一樣的空氣,淡淡的黃土味,告訴我們這裡離黃土高原多近,而我竟不敢想像那過去只有在地理課本當中出現的名稱,如今是如此的靠近我腳站的地方。還有,古城牆、護城河,城牆邊地鐵正在修建,護城河中藍衫老人搖小船。我們身處有『暮鼓晨鐘』典故的鐘樓與鼓樓之間,眼前卻是一家strabucks,然後剛剛兩個老外走過去了。」就這第一眼,我在開營儀式當中已經感受到了西安連古接今的衝突,但我不知道的是這衝突竟然這樣的讓人無法準確地形容。
西安,十三朝古都。西安歷史博物館從人類的起源--藍田人--介紹起,一路到了明清,我們的導遊『小陸姐』講了兩個多小時還沒講到唐代。黃帝、秦始皇、項羽、劉邦、武則天、唐明皇......多少赫赫有名的人物,就在西安,就在幾千、幾百年前,在我當時踩踏的土地上寫下史書上的一切。我去了軒轅廟,看了黃帝的衣冠塚,爬了七百多個階梯,繞墓一周,中國人把這裡當作所有炎黃子孫回家祭祖之處。我們當時也幸運地碰到奧運聖火採排壯闊的場面,幾千名身著奧運T-shirt的學子在雨中整齊畫一的隊伍,頗有榮耀先祖的意義。在這個中國歷史開始的地方,把世界帶來這裡。
秦始皇陵接連著兵馬俑博物館,我們看到了展示的四個坑道。那應該是彩繪的陶俑,卻有著金屬的敲擊聲,千人便有千種樣貌表情。秦始皇頭枕山(驪山)、腳蹬川(渭河),一手抓金(潼關)、一手抓玉(藍田);取「祖祖輩輩作高官,金玉良緣」之意。我們也站上了那修砌了三十八年、用三十八年堆疊而成的小山頂峰,看看始皇帝的視野,竟也有了環顧疆土豪氣;想想,腳下是什麼人長眠在那!方圓不知道幾里之內,都是他的陪葬,地下軍團依舊保衛著皇帝的地下宮殿。
漢景帝行黃老之術,無為而治,比秦始皇勤儉得多,其陵墓之陪葬全部照真實大小的三分之一建造;但我們靠著更為先進的考古技術,站在玻璃走廊中俯瞰數十個坑道,整齊劃一的軍隊、宦者、男女陶俑、牛羊動物、糧倉。看到了嗎?古代皇帝視死如視生的信念。更先進的技術讓我們得以看到還原更為完整的陪葬坑,因此僅三分之一大小都能讓我們驚嘆。是啊!這就是古代的帝王!我不敢想像,如果技術了得,哪天我們完整開啟了秦始皇的陪葬坑,那百分之百比例大小的秦俑,會用怎樣的色彩和神氣立於兩千餘年之後!
法門寺除了珍藏了中國唯一的佛指舍利,其珍寶館中也展出了不少唐代文物,都是當年進貢的金、銀器。當時候的工藝技術,精巧到無法想像。金和銀這兩個熔點不同的金屬,唐人將他們焊接在一起;一個像現在放在茶杯中裝茶葉的小簍子,是當時候的香囊,靠著可以旋轉的重心,不管香囊如何晃動都不會傾斜。鎏金的邊,直徑小到到當今的技術無法複製。還有祕色瓷,空的碗卻讓人有漾層水的錯覺。這些都是已經失傳的技術,說驕傲嘛,我們能讚嘆這麼古老的時代有這樣嘆為觀止的技術水平;卻也恨,中國人講究家傳秘方,不外傳的手工技術,讓這些足以在世界爭得一席之地的工藝死在千年之前。繞了一整圈,我的背脊發涼,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不同於其他博物館展示的都是帝王家,舊時的孔廟,現稱「碑林博物館」,堪稱中國史上最重的書庫。顏真卿、柳公權、王羲之,詩經、孝經、蘭亭序;要想想,這些書法家當時候一筆一畫寫出來的字,那些真跡,就在自己面前啊!我站在一塊塊碑石前面仰望,彷彿能看到一枝筆一個字的成文,然後石匠又一把刀一個字的成像。古人把他們的智慧透過沒有生命的石頭流傳了下來,我好像來這裡重新認識了他們,說聲「初次見面,您好」。他們在眼前,隔著時空跟我說話。我看見當時自己激動濕潤一時的眼眶。有些碑石博物館已經以玻璃鑲嵌保護文物的完整,有些卻還是整個暴露,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伸出手就可以戰戰兢兢地撫摸碑身。為什麼不全部以玻璃保護?答案是沒錢。在陝西,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們在武則天所在的乾陵也看到了同樣心疼的畫面。那些唐代留下來的石雕像、為武則天以及唐高宗所立的墓誌銘,就這樣赤身立著,無字碑被千年來的遊客刻上了字。雖然說沒有任何阻隔讓我們能夠看到原始的風貌,但這些文物還能撐得了多少日子的天然風化與人為破壞?陝西,必須一直面對這樣的煎熬。文物要保存,但是日子也要過。地上隨便一挖就是古物,但是還是得蓋地鐵,否則混亂的交通無法帶給居民好的生活。說為古物心疼嗎?如果你是政府,你怎麼作?
這裡的人民就在這種被文物環繞、地上挖一挖隨時都可能有國寶出土的氛圍下過著日子;保護著文物的同時,似乎也保存了許多傳統。回程的當天,早上我們走了趟興慶宮。興慶宮是唐代長安城三大宮殿之一,當年楊貴妃「沉香亭北依欄杆」的沉香亭便立於此;現在建了一座仿古亭子,又環亭建了一座大大的公園,名為興慶宮公園,就坐落在西安交大北門的正對面。星期三上午十點,西安人老的少的小的都在這座公園裡,我們不禁納悶,這不是上班上學的時間嗎?為什麼他們都在這裡?一進門是一個大大的噴水池,吸引我們的不是進入大門後開闊的視野,不是那又是湖又是林又是古樓的美景,而是池前一位拿著大毛筆用池水練字老奶奶。當時,他正在跟兩位西安交大的大學畢業生合影。看上去有六、七十歲的奶奶,讓學生給穿上了學士服,手捧著學士帽,可愛又慈祥的立於池邊。我們上前攀談,知道奶奶平常就在這邊練字。為了讓我們知道前方建築的典故,當下,他就拿著大筆,蘸了池水,在磨石子地上大筆一揮,「沉香亭北依欄杆」,書法娟秀,一氣呵成。看著那水做的墨隨著筆尖在地上成字,老奶奶握筆的勁度,穩穩地撇捺,你不知道我當時的激動!後來又見一位老先生也在池邊練字,他把水池邊一格一格的矮牆當作他的九宮格,他寫的是楷書。「兩湖兩廣兩河山,五疆雲貴福吉安」。眾人的圍觀,老先生不為所動,定定地寫他的字句。除了寫書法的老人,還有耍刀的、練傳統民謠的、吹奏西洋管樂的。我們還看到屬於西雙版納傣族的傳統樂器葫蘆絲、跳起國標舞身段眼神都極具魅力的五歲小孩。一座舊時宮殿,如今變成老百姓的文化中心,頗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慨。除了興慶宮公園,我們在街上,不論白天或夜裡,都可以看到四五人、一張桌子、幾把凳子、一盤棋,若仔細去看那棋路,真的是嘆為觀止。不論他們是為了自己修身養性,或是我們真的無意間撞見一位書法家、音樂家,這些傳統藝術,都走進他們生活裡了。
西安所保留的傳統,可能與他們正處時代的交會處有關,我們在街上處處可見新與舊的衝突。可以媲美台北最繁華熱鬧的商場,門口有看起來剛下工的工人蹲在街邊吃著麵條,商場裡面盡是國際間知名的品牌:勞力士、施華洛世奇、各種化妝品。擁有茂盛路樹、台北仁愛路般寬闊的大街,人行道上蹲著一排求職的人,每個人都在地上放了一張白紙,黑色的字寫著他們的專長,這是他們的人才市場。這樣的大街轉個彎,可能就是傳統的雜貨店鋪,賣水果的、蔬菜的、羊牛肉攤。早上店面還沒開張,拉著的是一條一條欄杆式的鐵門,帶點斑駁的鏽痕;對面是挑著擔子出來叫賣的市集,地上可能還蹲著個穿開襠褲玩耍的小孩。看著走著,又到了另一條有著雙向快慢車道、安全島上種滿路樹的現代大街;只是安全島上可能還坐著個挑著擔子休息的工人,路邊也有一位用一根鐵桿作磅秤的賣桃子的女人。
公園裡我們看到西安人的文化水平,但我們也在街上看到兩位坐在車上、打開車窗對罵的公車司機,其中一位還是個女司機;回民街上一位女人還差點跟一位男人吵得打起來,幸好被身旁的人拉開。這裡的計程車司機都可以出題考我們為什麼秦始皇要稱自己為「皇帝」;西安交大所有接待我們的學生對於陝西的歷史,不管是那個片段都可以信手拈來。我想說西安是個文化古都,西安人是文化人,卻又不知怎麼說那些當街吵罵的人,還有從不禮讓行人、開車隨心所欲只能說亂中有序的司機們。西安啊,我該怎麼用一句話形容你呢?我本以為這裡還是偶見隨地吐痰的人民、開車沒有規則可言,是因為大學的門太窄,不是所有的人民都可以有好的教育機會,但是偶然跟當地人聊天,才知道這裡的大學錄取率竟也高達了百分之八十。一切都剛起步吧,都還是過程。只是我也不禁想問,如果我在現在的西安,可以看到我媽口中他們小時候的樣子,五十年後的西安呢?是否也像台灣現在,傳統藝術凋零?
西安,或者說全中國,都在用不可思議的速度在進化,這股力量來自於國家。建設也好、教育也好、科技也好,國家穩穩地掌著舵。在中國,國家的力量走在最前面,他讓計程車裝上了英文語音,但還沒來得及讓司機也能說英文;國家讓最尖端的科技保護、展示了漢陽陵,還有全中國最先進的航天技術;製造了複製羊,有能力培養出無土栽培的技術,卻無法顧及旁邊的洗手間還沒裝上門。就像政府蓋了大路,有了現代化的街道,卻還沒對那些傳統的店鋪作都市更新;就好像那些還來不及用玻璃保護的石碑,還有立在風化危險中的文物,國家還沒有錢保護。中國太大了,要建設的項目太多了,要養的人口太龐大了,政府很難讓政令披及每一個角落。慶幸這裡已經有企業認養興建的高速公路,雖然收費極貴,但我想這是國家與社會的一種合作模式,也許這會是未來中國發展的趨勢。
在回程的飛機上,我有點疲倦了,彷彿慢慢關閉了旅遊時保持的敏感度。有點訝異自己說要放假,卻還是帶了滿滿的收穫回家,而且些收穫竟多來自於自己的觀察、接收到的刺激。在台灣我不會用這樣的眼光看著街道與人,是因為陌生所以有了觀察力?還是我們對於自己生長的地方根本不夠關心?如果可以用看西安的觀察力看台灣,我可以看到什麼?從西安到台灣,我希望自己可以有另一種眼光。
七月四號凌晨四點多,我坐在回木柵的計程車上。台灣大車隊的司機很親切的跟我們聊著。「大陸回來啊?那裡的人很壞呴?他們受共產黨教育的人都很恐怖。」我啞然失笑。剛剛午餐時在餐廳看了電視新聞,第一批北京來的陸客來到了寶島台灣,展現驚人的購買力,故宮國寶的紀念品或是珊瑚製成的首飾,刷卡沒有上限。當中國大陸展現他驚人的經濟實力,他的人民有這樣的購買力,又還有西安人這樣的文化水平,加上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台灣人,你就再封閉自己的視聽,繼續鎖國吧!
※※※長安行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白居易 花非花」
2008.6.25離開台灣的班機,繞過被暴雨包圍的香港, 往北~目的地-千年古都長安... 其實下飛機時已經很晚了,整個西安機場空空蕩蕩, 一出外是片漆黑停車場,空曠空間中~有種淒涼氣息, 從咸陽機場駛往西安路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有著歷朝 於西安建都的名稱~一路從周...秦...漢到唐朝, 刻劃著西安這千年古都的光榮與歷史堆疊, 一直覺得當歷史被堆疊過度, 其所被堆疊者會背負過沈重的包袱, 而所謂歷史在行程裡跟峰谷學長談論過, 學長在這有著精闢見解,實在令人折服, 「所謂歷史是真實的紀錄,抑或只是成功者的紀念碑罷了,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一段歷史總會有兩面,甚麼所謂真實的歷史?」 當我問了一堆後,學長很精準的回答。 「我們可以區分為歷史事件與所謂解讀部份, 所謂歷史事件就是事實的描述,比如台兒莊之役 中國損失多少人多少軍備,日本損失多少等等 而解讀部份就是寫史者的自我意識了, 一樣的戰爭中國寫法可能是我軍奮力一博, 重創日本為台兒莊大捷,而日本寫法大概就是 我軍經武擊潰中國。」 整個西安被千年歷史堆疊著,堆疊真實與謊言, 沈積著英雄揚槍豪氣與兒女思歸之幽情。 那天晚上跟著超哥去鐘鼓樓夜拍, 望著那在夜裡閃爍著光芒的鼓樓, 千年城牆的保護除了有小販於中來回穿梭外, 基本上是保護的很好的,看看自己才不過百年的 台北北門,被高架橋架著腳下車潮來回穿梭, 原來遺棄一件事情是如此簡單, 當台灣人富裕了,卻忘了沒有文化與記憶的人民, 像是開了很美的花卻沒有根,難以茁壯...。 這幾天下來整個文化的衝擊對我來說是很大的, 一如在大家的心情日記上寫的, 整個西安有著充沛的文化資源, 卻缺乏硬體與軟體的基礎建設, 硬體基礎建設一如景點的公廁,攤販的規劃與輔導, 週邊道路與導覽設施的加強,說真的走在 永泰公主墓裡卻看到一堆電線與壓克力板雜亂的堆置 路上∼甚麼思古幽情都沒了... 而軟體建設就是像可以將景點多點故事性, 或是於景點販賣跟景點有關的紀念品, 比如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歷史文物可以變成複製版販賣, 像是國正學長在參觀佛指時所提出 整個塔要有總量管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 不然一堆人擠在小小通道, 還沒看到佛指心情就先悶了~~ 但整個西安沉浸在千年古都的歷史中, 當地人的感覺就是有說不出來的厚實感, 也許他們學歷沒有我們高, 賺的沒大多數人多,但從他們眼中, 所散發的是一種安於歷史中,平實生活的快樂, 這點從上課時談到西安農民挖到古董會通報官員, 還會一起捍衛古蹟與古物,可見人民心中的那把尺, 金錢不是最重要的了∼在台灣有挖到古董或古物, 政府要拿!請先談條件了吧∼ 整個旅程有著許許多多好夥伴陪著, 那種感覺真是筆墨難以詮釋的美好, 原諒我無法一一贅述, 當孤身在香港機場轉機時, 每個夥伴的身影都一如眼前起落飛機般, 在面前滑行最後消失天際, 旅程一如一場夢般,醒來後隔天當騎著機車 在台北街頭穿梭時,一度以為就在一個街角 轉彎後又是見到大家的笑容...
※※※ 西安風雲遊記心得篇
撇開我不熟習的記敘手法,改以我慣用的論說口吻,說說這段旅程的心情。
今天我坐在這裡,回想九天來的這個過程。有笑有歎息,有歡樂也有反覆沉潛不已。我不知道此刻的自己跟出發之前是否已經有所不同,出發時的我們,內心豈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刻嗎?
6/25,台北的天氣是陰天。西南方有個颱風正在盤據,而我們正準備出發前往西安而去。留意了好幾天的天氣,下著雨卻又甚少颳著風,看來這趟旅行勢在必行。
十三朝古都果然不同凡響,留有許多文物供我們憑弔,秦皇漢武和那唐高祖,乾陵陽陵還有那些秦始皇陵。除此之外,滿地的兵馬俑,隨手可見的古文之風。這裡無論如何也排不上國際級的大城市,但卻有國際級大城市所沒有的文化素質。當一個計程車司機都能夠糾正你歷史的錯誤時,你又豈能夠不感覺到汗顏。
西安,是中國古史中的長安,多少殺伐征戰在此發生,多少雕樓玉砌躍然紙上。然而這一切對我來說,只不過停留在一種想像,一種滿是思考層次的地方。
除此之外,我很高興我是以隊輔的角色參與這次的西安風雲,雖然他比別人晚睡早起,雖然他要一直不斷點名,雖然他總要不停掌握大家的狀況,但我最後卻對這樣認識更多人的機會充滿感謝。如果不是這個角色,我相信自己不會認識到這些組員們,感謝這一路上有大家相伴,才使西安之行更添光彩。
除此之外,接隊輔工作本身就有其挑戰。聽了一些其他人的故事,你就會難免不對他充滿想像。這會不會是個缺乏跟隊員互動機會的工作,會不會是個默默開會到兩三點的工作?
兩岸之間要有所交流,一直是我認為必要的主張。你把對方當朋友也好,當對手也罷,都必須要先從了解他的這一步開始。沒有了解的想像,完全存在一種天馬行空。天馬行空是浪漫但卻危險的事情,特別是對我們這個長期分離的人民來說。
那裡有什麼在等著我?我必須要先放棄這個地方九天的生活,來到一個相對而言的異域。老師雖然說是兩岸間的老江湖,真的能夠確保我們旅程一路平安順利嗎?萬一有什麼特殊狀況怎麼辦,萬一我們必須要臨時解決問題怎麼辦?萬一我趕不及回來參加民主營,那又該怎麼辦呢?
這是一個整體思考的文章,所以就比較少個別介紹的地方。從談教授的一席話中,我們才能真正了解西安或者說是陜西省可貴的地方。首先,它是一個排名全中國倒數第四名產值的省份,而這樣的省份在我們去的這幾天中,雖然表現的有些匱乏,卻又並不突顯出它的落後;雖然看起來有些跟不上腳步,卻又總能亦步亦趨。別忘了,這只是一個倒數第四名的省份而已啊。
西安的古文明很多,人民相對也比較受到薰陶。沒聽說台灣的街頭上能夠有幾個人說出自己城市的故事,或者了解台灣的特色在什麼地方。然而,當我被一位計程車司機糾正歷史錯誤時,那種震撼,是沒辦法用表面語言來做表現的。
除此之外,西安的紅綠燈不多,甚至各輛司機們開車的速度亦不至於太慢,但卻見不到車禍事件的發生。這裡的人們多數是親切而熱情,對於我們詢問路途、了解生活乃至於對飲食的讚美,總能夠答以微笑。我在西安感受到的人們,雖然多數時間各種服務技巧並不熟練,但卻擁有一種最親切的特質。街頭上幾乎沒見到誰在吐痰,即使是看到兩位公車司機在大聲爭吵,但那也是我所見到少數中的少數。
而如果要我來說,西安有什麼可惜的地方,那大概是它們還是缺乏了些更整體的規劃。景點之間的故事說明不足,無法誘發足夠的思古幽情(不過,兵馬俑、法門寺、漢陽陵這幾個地方還是很不錯的)。當我們千里迢迢來到這裡,不正是為了要去洗浴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嗎?景點外面的農民工們,黝黑的臉頰,微弱的叫賣聲,雖然引起我無限的同情,卻激不起我立馬幫助的衝動。並非因為我惱怒於他們打斷我的思考,而是我深知我的幫助只有一時效果,卻成就不了整個西安市。
另外,回民一條街十分熱鬧而具有特色,只可惜裡面並不是個徒步區,當人與車之間必須要彼此爭道時,就很難不會發生一些口角上的齟齬。而夜市甚至商店街喊價成為一種習性時,其實很容易發生經濟學上所說的逆選擇,只可惜這一點在大陸,聽說已經是種風氣,對於習慣不二價的我們來說,那種怕吃虧的心情,實在是相當的辛苦。
西安的空氣跟台北比起來,熱度是差不多的,差別在於十分地乾燥。我在那養成了每天至少要喝掉兩瓶礦泉水的習慣,這點是在台灣這種雨水豐沛的地方很少發生的事。
提到這裡,我認為必須要感謝我們的導遊「陸虹」小姐。她真的是個十分優秀而專業的導遊,個子高高的她,卻十分具有耐心,對於我們的任何問題總能夠微笑以對。更重要的是,在許多的景點,反而是由她來擔任我們的解說員,幫我們說明每件文物背後的歷史意義。純就這一點來說,我就不得不為了大陸旅行社的導遊之專業度感到敬佩不已。在台灣,導遊能帶大家遊山玩水就已經很不錯了,豈有聽說過歷史感這麼豐富的人呢?
講完西安當地,我真的要推薦我的幾位小隊員,大俞跟芷榕的言行中,流露出一種知性,跟她們相處十分愉快。而且我一直覺得芷榕整個就十分貼心,因為她會在某些時候記得找我去跟大姐、淑秋姐一起行動,我是個十分容易就會離心力發作跑掉的人,謝謝有人一直拉住我。
至於大俞,笑聲很讚,雖然我也常常笑她笑點低,可是當她笑了,整個世界就好像融化了一樣,跟她做朋友的人一定很有福氣。因為她不只是個很真誠的女生,還很認真、懂了好多事情,而且看起來就是個理性懂得安排生活的人,我一直滿想認識這樣的人呢!
亦婷是跟我一起搭檔的隊輔,整個沒話說。我有時候還會走了神,她卻一直都很專注在小隊員身上。第一天到西安的時候,看到小小的個子卻推著大大的行李車,實在很佩服她,而且她還有幫我拿行李耶,哈哈,加十分!
佳珊、佳欣、姿穎都是系上大學部的學妹,其中佳珊今年應屆畢業了。這一路上她們展現了過人的耐力,全程跟著我們這些老人們到處跑,常常當我想看第三小隊到哪的時候,她們就會出在我面前,好像有小叮噹的任意門一樣,哈。
兆昇是個看起來冷冷的冷面笑匠,並且榮獲本隊第一名。常常不經意的一句話冒出來,就笑的大家人仰馬翻。唱歌很好聽的他,戴起墨鏡活像是蕭煌奇再現呢!
典政,我們的塔羅牌大師,連我都不禁向他問了許多問題來指點迷津,他跟超哥,是我們全團的攝影師,大家需要的照片,找他們拍就對了!
我在結業感言時候說,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不如就謝天吧。很高興來到西安,很高興回到台灣。我會努力回想這幾天的一切,也會盡力把他們用在現實生活中上面。如果一趟旅行能夠給我足夠的感動,讓我認識令生命更有意義的朋友,這就是一場值回票價的旅行了。
文章走到最後,要謝謝鄭又平老師。老師是個看起來有時候嚴肅有時候調皮的人,雖然很多學長姐強調當年老師的威嚴,但他至少這一兩年,已經嘗試在轉型成孩子王了吧!XD
其實老師在旅行中常常輪流去找大家講話,似乎一直在努力傳達很多觀念和想法。當我看到蔡亦婷可以像朋友一樣直接跟老師對話時,我就覺得老師成功了呢!XD
謹祝整個西安行的各位會更好,也希望中國會更好,西安會更好,台灣會更好。文章走到這才覺得似乎也該對總召和隊輔們說些什麼,但我已經覺得有些疲倦,就讓他們留在我們彼此的心中吧!
※※※
從西安回來了, 回到現實生活,有點落寞。 不過這次西安比北京的感覺更深刻, 主要當然是因為總召的這個身分, 讓我從一開始的畏怯、沒有自信負擔起責任, 到決定跨出成長學習的第一步, 真的在過程中學習到很多。
正如鄭老師所說的, 這樣的機會怎能不把握, 雖然過程中有一定的辛苦, 關心每一個隊員、和每一個行程。 但是我認為 我成長了不少, 還好我沒有錯失這個機會。
謝謝鄭老師跟基金會同仁的抬愛, 謝謝每一隊輔的尊重、包容和支持, 謝謝每一個隊員的配合和投入, 讓這次的風雲西安圓滿落幕。
這次更因為人不多 只有一台車的關係, 讓大家的感情都很不錯,感覺真像一個大家庭, 回顧照片,發現我真的好喜歡大家。
周董、鄭老師、鄭大姐、淑秋姐、小陸、楊師父、 家菁、婉馨、國正、亦婷、峯谷、李昇、俊瑋、 還有每一個 每一個隊員, 直到現在,我的心還緊緊的繫著大家。 看著照片 就會想到當時的畫面, 和每一個細細的情節,牽動的我的心。
從機場回到學校,在學校送走每一個人, 人去樓空、曲終人散的感覺好落寞, 已經開始想念大家。 上次在北京,用心的體會中國的文化和豐富多元的面貌。 這次在西安,經歷了不同的成長。
感性完,還是來點理性的部分吧! 西安屬於一個內陸的城市, 相對於沿海城市而言, 發展狀況比較沒有北京來的快速, 更重要的是身為13朝古都的西安,深埋了73位皇帝, 地下豐富的文化跟文物,使他們遲遲無法建立地鐵系統,
這次去正好他們開始建設地鐵, 其實建設與否也使西安陷入兩難,
大家都知道,基礎建設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起步, 但也許便要犧牲深埋地下的古蹟文物, 正如同長江三峽大壩一樣, 不知淹沒了多少古蹟與遺址,
但也如同周董和老師所說的, 中國要養活的是13億人口, 這才是他們眼前最重要的要務, 相對取捨下,便不難理解。
不過西安也是努力的保護他們的文化, 不難看出, 其實每一件文物、每一個古蹟、每一處遺址都是西安人的驕傲。 城牆、城門、鐘樓、鼓樓,古色古香。 很難想像進了城門轉個彎,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西安碑林。
在西安,很少要搭車搭很久, 因為到處都是遺址,每一個地方都值得一去。 我們的行程真是精華再精華,
如果可以, 真希望再多待幾天把每一處每一處景點逛過, 把走馬看花的遺址再仔細觀察過。
在西安,歷史跳躍到我眼前, 那是我在國高中唸歷史課本時,無法想見真的會出現在眼前的
去了兵馬俑跟乾陵、漢陽陵、軒轅廟、黃帝陵、秦始皇陵, 只有感嘆再感嘆, 一代英豪 千古留存, 當下種種 生不帶來也死不帶去。 看那神道如此之豪氣, 登上那皇陵,眼底所收綠野、黃沙、聚落, 右手抓玉 左手持金, 八百里秦川,美不勝收。
一景一物深深刻畫在心中。
有你們一同參與這些記憶,更顯珍貴。
西安,不虛此行
※※※ 2008『瘋』雲西安
2008年七月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暑假,三月時想說在大三開始忙著申請學校前利用這個 最後可以玩樂的暑假出去走走看看,見識見識這個世界。但就像我心得分享時說的一 樣,緣分就是那麼微妙,轉呀轉的我就註定要踏上這次九天的風雲西安之旅。 西安是個充滿人文歷史的古都,在老師的行程安排下,讓我看到了兩千多年前令人感動 的古墓遺跡,在與大師對話中讓我看到了西安逐漸現代化中的衝突及快速躍進。去了一 趟大陸才發現自己的視野是如此的狹隘,在台灣、美國用資本主義的觀點看著CNN、 BBC。到了大陸看著他們的電視新聞以及節目,看著跟我們同膚色同根生長的中國人, 用完全不一樣的思考模式走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套。大陸就像是一個金庫,裡面有太多 值得我們去探究,去發掘。 「說他是巨人一點也不為過,他的學經歷之好,見識之淵博,人脈之廣,真的令我由衷佩 服!要在生命中找一個好的人生導師不容易,我相信,他就是!鄭又平教授就像是一個 寶庫,等著我們去從他身上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寶藏。基本上西安對我的吸引力普通,能 跟在鄭老師旁邊學習才是我要去西安的原因。」這是李昇說服我們跟他一起去西安時的 廣告詞,那時抱著絲絲的懷疑,但自行前說明,去程的飛機上,以及這九天的旅程當 中,我漸漸發現,李昇所感受到的我也感受到了!老師說話的魅力可以讓我在車上即使 眼睛都快閉起來了,還是要ㄍ一ㄥ著聽完,好像少聽了一句都是一大損失。也因為有老 師,這次西安行才能如此精采。 九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回來的這兩天我不斷的回憶起過去九天的點點滴滴, 就怕隨著時間慢慢褪去。但我發現這九天的每個時刻都像老酒,越陳越香,每回想一次 都越來越有體會。能有這樣的經驗,都要謝謝老師精心的安排,如果下學期有機會,我 一定會去旁聽老師開的課,有機會也希望能跟著老師寒假再去上海大開眼界!!
※※※
走進西安,就像是走進史書裡頭般,動輒即是以千年為單位的文物史跡。
走進西安,就像是走進地理課本裡頭,關中平原、咸陽、渭水…………..
那是多年來僅能憑想像來勾勒模樣的地方。
踏進西安了,終於得以調整心中的想像,真實的經驗,真實的互動,真實的認識風姿萬千的『中國』。我想這正是每次參與基金會研習營活動的最大收穫。
西安早不只是僅有城牆、墳頭可看的內陸古城。西部第一大城、工業城、高教城、觀光城………….,老地方正與時並進,兼具多元的樣貌,一如唐長安的花團錦簇,又如當代的所有偉大城市,老幹,但新枝仍生機蓬勃。
我向來對人比對物有興趣,因為人是賦予土地意義的主體,觀察西安的人,就像是聽看他們如何詮釋『長安人』的背後所有的文化底蘊。親切、多聞、專業的導遊,文化學院的老師們,西安交大親切的同學們,巴士師傅,路旁的攤商,街上的行旅,黃帝陵為迎接奧運聖火而冒雨排演的『志願者』,乃至人大賓館的的前檯小姐……….,每一位我所接觸的朋友,都令我更進一步地理解,這城市的費洛蒙,我不盡然喜愛,但我對於深化自己對西安,對內陸中國的認識而感到欣喜;同樣地,當西安的人們透過我,而瞭解了一部份的台灣以及台灣人,我也感到時十分的欣慰。
溝通與理解『不必認同』,正是兩岸交流最值得珍視的效應之ㄧ。
然而,就像餐廳裡不可能每道菜燒得都合口味,西方也有所有旅遊地區共有的遺憾,粗糙的消費歷史,缺乏服務意識,缺乏公民文化的交通秩序,沒有門且髒亂的廁所,站名重複的公車站牌,景點無秩序的小販,和少數不重儀容的景點職工,都令國際級的西安失色許多,在嶄新的現代建築和國際品牌精品,與各國訪客間,這些遺憾,令西安總有些部分顯得格格不入。但總體而言,我對陝西、西安的印象是很棒的,每次跟團都是為了日後,以back packer的身分造訪所做的準備;又或者我正實踐著讓『中國成為我的田野』;也許,還有機會成為一『入戲的觀眾』。
最後感謝,並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段緣份,沒有早一點,也沒有晚一些,就只是剛好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除了『噢!你也在這裡嗎?』
抬頭,長安依舊一片月
卻久已不聞擣衣聲
但也無須遺憾
我期待頹杞的
秦磚漢瓦間正冒出的新筍
※※※
西安,有別於北京的豪邁與上海的繁榮,它是一個特別的都市,因為在這我找到連繫兩岸最貼切的語言,那就是歷史與文化!
從下飛機的那刻起,西安厚實的文化底蘊立刻撲面而來,機場的航站人員,親切的問候,飯店服務人員樸實的接待,我說,這種發自內心的接待,關懷與問候,不是硬性的訓練,而是專屬內地人的人文素養!
九天的行程,我們用極為快速的步伐,踏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很匆促但很充實,西安彷彿一本看不完的歷史書,訴說中國說不完的歷史!
從秦始皇陵的地下帝國到華清池的故事,直到碑林的文人歷史在在提醒我這身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歷史的國度,它不簡單,同樣身為黃皮膚,黑頭髮的我們,如何能夠用政治語言將自己置之於這片土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之外呢?
然而,西安彷彿中國發展過程中的縮影,有其前景也有其困難,都市的現代文化的陶冶,說明中國絕對有其崛起的實力,但發展中的衝突、矛盾與不妥協調,消費水平的落差,名勝古蹟的建設卻仍凸顯這泱泱大國依舊缺乏那麼一股說服力的包裝!
隨著閉營式的落幕,9天之旅劃上句點。但我知道,我與中國的聯繫只是暫時點上逗號,因為千絲萬縷的文化,世界大國的舞台,我無法也不願置身事外!
再見!西安
※※※
到訪西安,就像走進歷史課本一般,許多珍貴文物躍然呈現於眼前,腦海裡閃過無數故事與傳奇,這兒的人、事、物皆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不管是導遊、服務生、官員、老師、企業家、學生,無不對於陝西的過去感到自豪,更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這種氛圍是在目前的台灣尚未見到的。
昨天第一次的與大師對話,我便折服於王國慶總裁的創業精神與滔滔不絕的口才,它視挫折為學習與成功的過程,對於挑戰困難感到充滿樂趣,深刻了解自己的目標與理想,並確實立即執行,這是中國新興創業家的寫照,也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西安交通大學的行程中,西遷館與錢學森圖書館最令我印象深刻,裡頭有西安交大的輝煌歷史與典範故事,讓學生與訪客更加認同西安交大的理念與教育成就,塑造出獨特的校園風氣。
|